(资料图片)
小满时节农事忙。随着油菜、小麦的收割,水稻机插秧作业来回穿梭,一幅“党建强,产业兴,乡风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画卷在双楼村大地徐徐展开。走进小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铺地膜、摆段、调试喷淋设备……80万袋木耳菌包全部“入住”,新的一轮黑木耳种植热潮将拉开帷幕。
小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汪孟周介绍,种植基地于2019年返乡初次试种成功,从生产5万菌棒至2023年预计生产约80万菌棒,三年突破十六倍增长,可见“小木耳,大效益”。
双楼村党支部书记刘道海介绍双楼村林下土地肥沃、温湿度适宜培植野生菌,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可以为黑木耳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料。水系丰富,泉水、地下水藏量充足,不但为黑木耳的生产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优质的水体也是黑木耳品质优秀的一大重要保障。
刘道海介绍,经综合评定,一季可出菌7-8次,一亩可产鲜菇0.8吨,风险可控,群众积极性很高。项目采用以“两减一消”即“减小农户投资成本”“减小农户生产风险”“消除销售难题”为出发点,本着“三统一分”即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回收、分散管理的合作模式。合作社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帮助群众发展产业,鼓励群众发展山核桃、油牡丹,种植黑木耳、养殖皖西麻黄鸡、大白鹅、生猪和羊等特色农产业。通过项目带动,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就近务工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可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计划用工200余个,200户村民土地每亩年预算增值500元以上,村民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效益最低持续20-30年。
黑木耳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也让附近村民多了一份收入。发展脱贫产业,通过与农户生产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方式,探索见效快、务工强度低的致富新路。木耳种植基地正在发展壮大,每年可带动本村及周边村50户村民实现当地务工增收,每人可增收1万元左右,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产力,为村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全乡共有黑木耳种植户60多户,种植规模达80万袋,预计今年干品产量可达16万斤,实现产值48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黑木耳已成双楼村的特色重点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该项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钱”景广阔。(吴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