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这几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喝上了干净的水!”日前,记者在亳州采访时,听到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饮用水质的变化。


(资料图)

泵站

水库

水库

继三峡、南水北调之后的又一大水利工程,2020年6月,引江济淮亳州供水段完成试通水,一泓清水由西淝河和茨淮新河汩汩北上,注入城南调蓄水库,缓解了困扰亳州市区市民多年来的缺水问题;2022年底,引江济淮安徽段主体工程有望试通水试通航,届时,长江水的注入,将让亳州百姓实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跨越。

解决城区70余万人缺水问题

在距离亳州城区15公里处有4座“网红山”深受市民喜爱。站在山顶俯瞰,城南调蓄水库一览无余。遇上晴好天气,水库碧波荡漾,水面泛起涟漪,构成一幅唯美的生态画卷。

城南调蓄水库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库容约460万立方米。只要打开液压启闭机,从西淝河过河道、经泵站、钻管道而来的清水便奔涌流进水库。这里作为亳州的“大水缸”,每日提供地表水13.4万立方米,占市中心城区用水总量的81%,有效解决多年来城区居民用水难问题。

水库的建成,也让亳州市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据了解,2021年4月20日,城南调蓄水库内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澳洲长脚鹬。这种鸟类喜欢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湖泊、沼泽、沙洲和沙滩等地,具有较强的迁移飞行能力,是世界各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澳洲长脚鹬落户亳州,说明亳州市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红利已初步显现。

地下水源替换、关停自备井、实施节水行动、治理超采区等综合施策,亳州市有效遏制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上升,一方面我们的水资源储备充足了,另一方面防止了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改善了生态环境。”亳州市水利局总工赵侠说。

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马丹丹是亳州人,在她的记忆里,家里经常停水,洗澡需要攒几天的水,水杯上总有一层漂浮物。可自从城南地表水厂于8月6日投入试供水,马丹丹已告别经常停水的烦恼,喝水也不需要用过滤器了。

记者从亳州市水利局了解,按照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规划,亳州市已确定“亳州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分水口门、引水线路、调蓄工程位置,并对水厂管网、加压泵站等分县区进行规划,规划总投资80多亿元。

亳州市城南地表水厂工程建设是衔接“引江济淮入亳”水利工程,水源取自淮河支流西淝河上游,经管道输送至亳州城南调蓄水库,再经取水泵站加压输送到城南水厂厂区。

“我们整体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厂长孟皓向记者介绍,城南地表水厂采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对地表水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对处理后的地表水水质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彻底解决了市地下饮用水氟化物超标的问题。

当前,亳州市中心城区已主要使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根据计划,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蒙城县地下水源替换;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谯城区、利辛县、涡阳县地下水源替换。同时结合“精准调控、把水留住”的思路,实施主河道重要支流水系贯通和水生态系统专项整治行动,活水补源,深入挖潜,拦污治污,统筹“四水同治”,构建更加完善、高效、智能的亳州水网体系。

(记者 史睿雯 彭旖旎 刘玉才 朱晓桐 韩攀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