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如约而至。广袤的无为大地遍地金黄、稻穗飘香。一辆辆自动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粒粒饱满的稻谷便顺着输送管道“流”进路边等候的运粮车中,汇成了一幅秋粮丰收的美好图景。
俗话说,三春不赶一秋忙。秋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来说至关重要。面对这样的丰收盛景,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许瀚文却告诉记者,今年的秋收其实是一场“抢回来”的好收成。
“夏天时连续近两个月处于干旱的不利天气,农业生产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得益于近年来中央及各级部门对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的持续投入,保证了在干旱情况下,农作物依然有足够的水可以灌溉。”许瀚文说,“稻子长势好,又及时引水‘解渴’,才有了这场来之不易的丰收。像无城镇凌井村这一片的水稻生产基地就达到了亩产1200斤,可以说把灾情损失降到了最低。”
灾害之下,粮食和农业能获得丰收,也是无为市多方力量多措并举、同向发力的结果。
今年7月份出现旱情后,水务部门科学调度抗旱用水,持续从长江引水保障粮食生产,电力等部门努力保障抗旱用电,市气象局抢抓气象条件,多次开展人工降雨作业,有效地缓解旱情,无为市农业农村局成立8支抗旱服务队,分镇包保,及时指导各镇开展相关旱灾技术指导服务。
同时,自今年年初,立足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在保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抢农时、争主动,积极推广水稻生产技术,建立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5个、水稻“一种双收”示范片1个。同时,大力发展智慧“芜湖大米”,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模式,新增智慧“芜湖大米”生产基地19个,累计已达25个,智慧“芜湖大米”加工企业发展到3家;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芜湖大米种植面积达3万亩;5000亩以上的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数达6个以上,同时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水稻侧深施肥等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市水稻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落实粮食生产政策,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无为市农业农村局调查统计显示,2022年,无为市秋粮生产面积达98.5万亩,预计总产超45.6万吨。
据了解,目前正值无为全市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共组织联合收割机1851台、谷物烘干机821台,抢抓有利天气时机,集中农业机械和人力,加快秋收进度,减少收获环节粮食损失,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文/樊丽丽 图/赵博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