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群山连绵,茂林修竹,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乡境内,黄山茶林场是老一辈上海知青的“第二故乡”。他们远离城市,在此开启了采茶、农耕生活,数年间接续播撒着青春和热血,体悟着艰辛和困苦,而一座邮局专门为其设立,成了当年知青们最常去的地方,“知青邮局”由此成为一代人的怀旧符号。

黄山茶林场的前身是安徽省地方国营黄山茶林场,始建于1955年,隶属安徽省公安厅,属劳改农场性质。1965年10月,上海市花了300万元,通过购买的办法,将茶林场收归其管理。是年12月,建立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隶属于上海市农垦局。

从1968年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上海知识青年陆续到来,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挥洒青春汗水,在最高峰时,在黄山茶林场工作和生活的上海知青和他们的家属有1万多人,号称“一万知青、十万大山”,这里也因此留下了“安徽小上海”的美誉。

秋风起,秋意浓,踏上这片上海在安徽的“飞地”,不同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一幢幢别致的“小红楼”半遮半掩在高大葱翠的梧桐树间,尽显浓郁的小资风情。据这里的老人介绍,在那个物资贫乏、生活艰难的年代,上万名上海知青来到这里,用智慧和辛劳让乡野沃土充斥着生机与活力,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知青回沪后,只有少量的人选择留在这里,“茶林场以前主要是种植茶叶、林木为主,黄山毛峰尤为出名,如今还有员工近300人,是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域外国有农场企业。”

王翠萍对昔日黄山茶林场的繁华景象还记忆犹新,她于2006年调动到茶林场邮政支局担任支局长,亲眼见证着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那时百姓用邮需求高,邮局里主要提供包裹寄递、邮件投递、汇款、电报等业务,有十几名员工哩!”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邮电所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农场连队知青与家人书信联系和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1980年改为邮电支局,现为茶林场的邮政支局。

彼时,一封封知青家书在邮政人的手中传递,跨越山海,遥寄乡思;如今,茶林场凝聚了一代知青难忘的“乡愁”,邮局也因此成了“网红打卡点”,引得不少上海人故地重游、追忆往昔。

“我爸爸也是邮政人,现在我退休了,丈夫在茶叶公司下岗后受邮政帮扶成为茶林场邮政支局的营业员,这一干就是二十年......”王翠萍感慨道,时光荏苒,事过境迁,邮局里只有丈夫江明和另外一名投递员在岗,为退休的农场职工和8个自然村共计2000多人提供普遍服务,“这里的人少了,业务量自然也少了,但是我们还会在这坚守下去。”

于王翠萍而言,甘心将青春芳华奉献乡野,是一名老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初心,而从妻子手中接过服务百姓的“接力棒”,江明同样无怨无悔,他表示,传统业务虽然萎缩,但茶林场邮政支局正在积极谋划转型之路,“在茶林场不断丰富产品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着力构建海派知青文化特色小镇的背景下,邮政支局已经更名为‘知青邮局’,邮局内售卖主题明信片、邮册等,受到游客、特别是老知青的欢迎。 ”

最后,谈及未来的打算,夫妻二人神情坚定,“我们不会走,在这里大半辈子,对人对事早有感情了。”俗话说,“落叶归根”,原来他们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地上。(记者 张宇佳 实习生 陈子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