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合肥,查一份档案,要花多少时间?答案是1分钟。近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合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已全部建立案卷级、文件级电子目录,档案目录数字化率达100%。
“之前市民查阅档案,需要经过登录身份信息、工作人员查阅纸质档案目录、查找档案存放位置,到库房调取档案等流程。”合肥市档案馆科技信息处处长蔡学龙表示,那时平均查阅一个档案要10分钟左右,查询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如今只需要刷本人身份证、输入查询关键词这两个步骤,档案就会在自助查询机上显示出来,“一分多钟就能完成。”
从10分钟缩短到1分钟,实现档案的“指尖查”,这得益于合肥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据了解,合肥市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项目于2017年底立项,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的要求进行建设。2020年7月,项目通过验收并开展试运行,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
该负责人介绍,在合肥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上,自1949年至今的政府各部门档案分门别类收录在系统内,文书、图片、录音、录像等大类下细分的大量条目可实现分字段检索,为档案查阅、溯源提供了科学化手段。
为确保档案数据安全,馆内另外配置了专门的备份一体机,支持数据库在线备份,并制订定时备份计划,按时按期进行备份。同时,系统具备数据恢复功能,可对数据进行恢复。
与此同时,在基于局域网的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平台上,除了可以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平台搭载的智能库房管理系统还可以全景展现实体库房三维立体图,实时监测实体库房温湿度、远程查询档案所存位置。
截至目前,合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已全部建立案卷级、文件级电子目录,档案目录数字化率100%,档案数字化率93.94%。
此外,合肥市档案馆还使用“安徽省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开展省、市、县(区)档案资源共享利用,实现全市、全省和长三角区域档案“互联互通、异地查档、跨馆出证”。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