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流域为单元的厂网河一体化模式,针对巢湖流域子流域的特点,采取空间均衡理念;运用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截污、高效截污……近日,“走近巢湖”首场企业家沙龙活动在合肥举行。

针对目前巢湖治理面临的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企业等多元主导等三大转变,22家企业及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共同讨论解决巢湖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擦亮巢湖这张名片。

企业:


【资料图】

打造厂网河一体化模式 治理巢湖

巢湖治理怎么做?当天上午,22家参会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提出了对巢湖治理的解决方案,以及各自的项目诉求和治理建议。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2021年中国节能共处理巢湖蓝藻171.44吨。他提出,治理巢湖可以采取系统治理理念,打造以流域为单元的厂网河一体化模式。针对巢湖流域子流域的特点,采取空间均衡理念,进一步优化流域污水厂系统布局,打破排水管系统跨区分割治理模式,实施流域范围内管网系统运营。“该方案在十五里河中游已成功应用,成本最低。”同时,该负责人还提出建议,在巢湖流域选择一条最难治理的河流,采用以流域为单元的厂网河一体化模式,使河流污染有效控制,实现全流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形成可复制模式向其他河流推广。

安徽中科圣禹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则针对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运用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管网的智能化管理。“根据来水水质水量变化,实现精准截污、高效截污。我们公司的清污分流技术体系,可以帮助沿湖地区解决城区雨污分流痛点、难点问题,从源头减少城市建设及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压力及影响。”

安徽拓水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建议,巢湖管理局能够给企业提供环巢湖治理重大技术难点名录,相关企业将其作为科研攻关主方向。“拓水环境也愿意进行研发投入,先行探索,科研攻关成熟后扩大规模投入。”

专家:

已完成投资400多亿元,

水质明显改善

当天现场,巢湖研究院的专家们也参与了现场沙龙的讨论。

巢湖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开展巢湖综合治理以来,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取得明显成效。“巢湖水质得到改善明显,出湖的水质保持优良。其次,蓝藻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巢湖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

但是,巢湖治理在新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刚性污染压力更大、水质保护标准更高、后续治理难度更大、长江保护要求更严。”专家称,巢湖综合治理还存在许多痛点、难点,比如农业面源污染、蓝藻防控、城市入河排口等问题,需要更多企业参与。会上,巢湖研究院还发布了店埠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马槽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等已经实施的部分项目清单。

部门:

治理面临三大转变

希望更多企业参与

除企业家与专家参与外,此次沙龙还邀请了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参加。记者从在沙龙上获悉,对于巢湖治理,目前巢湖治理面临三大转变。

首先,随着工程项目边际效应递减,需要充分发挥合肥的科技优势,实现从工程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其次,从河湖治污的重点治理向侧重系统性的流域综合治理转变,从单一水体治污向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实现治巢护江转变。第三,从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向政府、企业、资本、社会智库等多元主体的共治模式转变。

据悉,“走近巢湖”企业家沙龙活动将作为赋能巢湖治理的交流平台常态化举办,并将进一步聚集巢湖综合治理的细分领域,办成项目推介会、合作对接会、成果展示会,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企业和政府有效互动,让巢湖治理的应用场景与企业精准对接,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