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前年蓄洪的时候,我种的树全被淹了,树头都没能露出水面,水下去之后也没能成活。一到汛期,我们蓄滞洪区的农户就关注着淮河上游的情况。现在有了这个补充保险,心里就更有底了。”前不久,阜南县蒙洼蓄滞洪区的村民们听闻行蓄洪区补充保险的政策后,纷纷向保险公司询问投保细节。

据了解,今年我省开展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兜底保障”的思路,综合运用蓄滞洪区政府补偿和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强化特殊年景兜底保障功能,支持蓄滞洪区灾后加快恢复农业生产。按照试点方案,首批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将在阜南县蒙洼、全椒县荒草圩、霍邱县城东湖等11处国家级蓄滞洪区开展试点,覆盖政府行蓄洪责任,惠及区内860平方公里、32万居住人口。符合蓄滞洪区运用政府补偿对象标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均可自愿投保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

目前,保险标的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常规经济作物、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畜牧专业养殖、水产专业养殖,在地杨树、果树、绿化苗木、花卉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保费由市、县(区)财政补贴50%,自缴50%。小农户保费均由市、县(区)财政补贴和代缴。若发生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发布蓄滞洪区运用命令,导致蓄滞洪区内保险标的实际受损,对于政府补偿金额以外的损失部分,承保机构将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根据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产品一览表,以农作物为例,例如每亩评估价值为1069元,政府蓄洪区运用补偿金额749元,剩下的价值差额320元将由蓄滞洪区保险保障,参考保险金额上浮15%,保额可达368元。”7月初,全椒县武岗镇种粮大户刘景刚,为其种植在全椒县荒草二圩内的3900亩水稻上了一份“蓄滞洪区补充”保险。他表示,与国元农保全椒支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基本上是以这个范式为标准,虽然交了保费,但一旦遇到特殊年景,保险保障预计可达144万元,在加上政府行蓄洪补偿,可以完全弥补我们的全部经济损失,“这着实给我吃了定心丸,今后可以放心地在蓄滞洪区从事农业生产了。”

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底,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已出单134笔,总保费收入1389.6万元。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我省明确,要形成以大宗重要农产品保险为主体,特色农产品保险、“防贫保”综合保险、蓄滞洪区农业保险为辅助,叠加政府巨灾保险、市场化商业保险的“一主三辅两叠加”农业保险新发展格局,为促进安徽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有力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