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春运,是透视发展变化的一扇窗。

“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休闲区’,还蛮好的。”来自周口项城的刘家明坐在椅子上休息,因阜阳站开行列车比较多,在福州负责安装电器的他每次出行都会到这里乘车。

2月25日,阜阳地区最高气温达到15摄氏度。在阜阳站站前广场上,该站以进站口为中心点分别在两边支起的4个白色“大棚”,构成了临时休息区。

“以前这个地方是第五候车室,2019年我去福州的时候,当时就在里面候车,那时人山人海,得有近千人。 ”刘家明感慨这里的变化,“曾经的‘候车室’变成了休闲区。 ”

自2007年至2019年,阜阳站春运旅客发送总量一直维持在147万人以上,单日最高峰突破10万人。针对高峰客流,该站在站前广场设立了3个临时候车室,并于进站口搭建起“风雨走廊”,为旅客遮风挡雨。自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合段和郑阜高铁联袂开通,阜阳站春运大客流现象一去不复返,曾经人潮涌动的候车“大棚”失去了作用,车站把它改造成了旅客休闲区。

在“大棚”里,来自阜阳市阜南县曹集镇的陈栋和妻子在低头翻看手机。在外务工已经有15个年头的陈栋告诉记者,“明年就不打算出去了,回家干老本行,开个手机维修店,离家近一些,离父母近一些,多陪陪孩子。 ”

“其实回来还是有点担心,不了解家里的生意会怎样。 ”但陈栋说他想试试,这一年,他打算辛苦一年,多攒些钱,回家当个“小老板”。

2月25日,春运最后一天,在阜阳西站广场,仍有不少旅客在“大棚”内候车。

“感冒了吃点药,多注意身体。”家住阜阳市临泉县宋集镇的董浩正在跟女朋友视频通话。他告诉记者,他刚刚大学毕业,打算去北京工作,“北京工资高,先攒点钱,明年打算结婚。 ”

“先在外面闯一闯,以前在金华那边学过厨师,等手里有点资本,就回家乡开个小饭店。 ”董浩看着火车站楼顶的“阜阳”两个大字目光坚定,“出去了就要加把劲了,不仅要攒些钱,还要学点手艺,只要努力,相信梦想就能实现。 ”

2022年春运已经落下帷幕,阜阳北直属站发送旅客183万人次,接近2020年疫情前水平。流动的春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背负行囊、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以及为梦奋斗的初心。

记者 范克龙 通讯员 张续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