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午12点,国内某知名男子组合的演唱会西安站门票开抢。早已蹲守在手机前准备第一时间开抢的“观演”达人苏欣,在逾650万人预约的激烈竞争之中,最终还是未抢到这张期待已久的门票。“我还找了好几个朋友帮忙,其中两个卡在支付页面,其他几个连页面都没能打开。”苏欣说道。
(资料图片)
演唱会抢票火热,是今年以来全国演出市场强势反弹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认为,一场场演唱会掀起的热浪席卷多个行业,“演出经济”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溢出效应日益凸显,成为打造城市新流量的密码。
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强势复苏,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这一点从数据可以得到印证。7月6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延续上行趋势,供给需求旺盛,市场活跃。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倍。
暑期到来进一步推动演唱会市场活跃度上升。灯塔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6月至今(截至7月30日),全国演唱会销售收入高达13.0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无论是观众观演需求,还是积压的演出项目都得到集中释放。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均为演唱会市场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支撑。
伴随演出市场强势复苏,演唱会“一票难求”情况频频出现。专家认为,要走出演唱会“一票难求”怪圈,应强化技术伦理,不给抢票软件“插足”空间,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和依法打击力度。
拉动消费效果突出
“演出市场活跃会带动线下消费繁荣,比如餐饮、酒旅等,人流聚集会带动当地很多产业发展。”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
以上述演唱会为例,携程数据显示,该演唱会带动8月5日至8月6日西安酒店整体搜索量增长超800%。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一场场演唱会背后承载的是上万人的衣食住行,“演出经济”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溢出效应日益明显。
《简报》认为,演唱会、音乐节热度飙升,拉动消费效果突出。跨城观演成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主要消费趋势。在五月天等知名歌手北京演唱会的观众中,跨城观演比例均超40%,一季度开售的周杰伦呼和浩特演唱会跨城购票观众比例超70%,凸显该类演出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演唱会一方面能通过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行业,为举办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知名度、展现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为举办城市后续吸引更多游客旅游,甚至为招揽投资打下基础。
让“流量”变“留量”
为了让“流量”变“留量”,持续拉动消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少地方纷纷以城市休闲和“微度假”为核心打造旅游吸引物,为“演出经济”辐射效应打下坚实基础,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消费形成新的聚合。
例如,海南省三亚市6月26日发布的《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促进文旅消费行动若干措施》明确,以“活动”为引擎,引导市场主体围绕演唱会、电音节、电竞节、艺术节等各类主题,举办高质量大型旅游文化活动。
河南省5月22日发布的《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宣传推广,优化审批管理,支持热门旅游景区举办音乐节、实景演艺、露营大会、专题展览等活动。
中银证券认为,各类演艺演出活动的举办将显著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看好业绩兑现确定性强、受暑期等假期出行催化的景区演艺行业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