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的来临,“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身心反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等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今天,天目新闻邀请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医师徐松泉为网友答疑解惑。
Q1:我是不是阳了?
【资料图】
最近医院里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自诉“浑身乏力酸痛、鼻塞、嗓子哑,怀疑自己阳了”,要求医生给她做了核酸检测、肺部CT,虽然报告是阴性,一切正常,可并没有打消她的顾虑,依然忧心忡忡。
网络上叫“幻阳症”,其实是对身体健康的过度担忧,是焦虑的一种表现。面对现在的大环境,每个人都需要摆正心态,要知道所有的事件都分为可控和不可控,过度焦虑的人总是将不可控的事件也想纳入掌控之中,这只能徒增烦恼。
比如我们不能控制可能接触到的人和事,但是我们可控的是做好自身的防护。相信自己虽然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情绪与行动。
Q2:我阳了怎么办?
主动调整心态,接纳可能被感染的理性思维。主动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了解如果阳了会有哪些可能的症状表现。
如果出现紧张不安、焦虑、后悔,甚至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接纳它。一般7-10天,绝大部分人随着全身症状的好转,焦虑情绪也会逐渐缓解的。听听“阳康”朋友的体会建议。坦然面对,平静接受,有助于我们更平和地度过这段时间。
Q3:阳后居家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一是坚定信念,化被动消极为积极主动,相信科学,积极防治。
二是寻求心理支持,积极地自我暗示,相信自我预言的应验,多与亲朋好友沟通,彼此倾诉内心的感受,相互支持鼓励。
三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均有利于身心健康。
四是学习一种适合自己的放松减压方法,如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正念冥想等。
Q4:疫情会带来哪些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包括担心、紧张、内疚、自责、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无助、烦躁、愤怒、绝望、孤独、压抑、悲伤、易激惹等情绪。
生理反应(身体反应):如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醒后不能再入睡、早醒等,食欲差、腹泻、尿频、尿急、心慌、胸闷等。行为方面可能会表现为工作拖拉效率低、冲动冒险、回避退缩、拒绝改变、敌对争吵等。
Q5: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身反应?
一是学会接纳自我的情绪反应。任何人遇到重大事件都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二是建立正向思维,积极地面对。学习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主动避免信息过载,不跟风盲从各种小道消息和网络传言。对身体上出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有诊断与治疗方案。安排好日常生活起居规律,做好每日计划,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是心身反应明显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可电话咨询全省统一的心理干预热线:96525,严重者建议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Q6:疫情期间失眠怎么办?
第一,保证规律作息。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不要过早地在床上等待入睡,也不要过晚起床。
第二,要适当运动。白天居家期间,可以进行一些室内运动,比如瑜伽、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
第三,白天尽量远离床,至少白天不要卧床。不要因为居家总是躺在床上,尤其不推荐长时间午睡。
第四,如果偶然出现失眠,不用恐慌,建议入睡前做放松训练,在没有困意时要远离床铺,可以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直到出现困意时才上床睡觉。
第五,注意睡眠卫生,要知道“床就是给你睡的,不要带着烦恼上床”。
Q7:漫长的寒假,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当下许多学校都已经提前放假,同学们居家上课和学习,连紧张的期末考试也免了,你们在兴奋的同时,心理上要有充分的准备。
一是要做好假期的整体规划,变“不确定”为“确定”。由于各种检测措施的取消,需要我们加强自律能力与预防能力,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增强自我掌控感。
二是学会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饮食睡眠情况,是否有发热咳嗽、头痛胸闷等躯体症状。有效控制上网时间,避免网络成瘾。
三是加强与父母等亲人的沟通,一起做家务一起运动,完成一次与父母浪漫而有意义的“约定”。
Q8:精神障碍病友和家属们需要注意什么?
作为家属这段时间更要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身体与心理状况、服药情况等,如果发现其病情明显波动,尽快前往就近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或线上咨询。
病友们一定不要因为担心被感染而不敢外出就医,导致无药、停药。已经在社区登记接受随访服务的病友,如有困难,可以向社区精防医生和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咨询,社区精防医生会主动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另外,精神疾病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非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