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苏锦街道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积极引入先进的治理理念,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以“绣花功夫”优化管理模式


【资料图】

□苏报记者 李渊 苏报通讯员 何美华

疏通交通“毛细血管”、无人机精准开展违章整治、跨区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2022年以来,姑苏区苏锦街道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绣花功夫”切实优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治理理念,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用实际行动“绣”出百姓“幸福底色”。

疏通“毛细血管”

方便居民看病就医

一直以来,苏大附一院(总院)停车空间有限,每天就诊高峰时段,大量去往医院的司机在发现医院车位已满后,只能停靠在路边等待,形成交通“栓塞”。

鉴于此,平江新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多次实地调查研究,联合城管委、公安、交通、城投公司等多部门协同共治,全面提升医院周边市容环境、卫生秩序,营造文明、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为方便市民就医停车,平江新城在平泷路南侧开放了可容纳700辆汽车停放的江天路停车场。同时,完善医院周边交通指引标识标牌,并与导航软件公司沟通,引导机动车辆从江天路、莲升路出入口进入该处停车场,有效缓解平泷路交通拥堵压力。

此外,针对非机动车乱停放导致行人通行难,平江新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增设了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并通过交通志愿者,规范周边乱停放的非机动车。

平江新城坚持“严管长效、疏堵结合”原则,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违法停车专项治理行动,解决日益突出的“乱停车、停车难”这一影响交通秩序和城市文明的“顽疾”问题。按照应划尽划、科学施划原则,平江新城在人民路、平泷路、江星路、广济北路等12条主干道以及石曲街、锦堂街等6条背街小巷施划停车线5万余米;配合管线站智能化改造河曲街、河谷街机动车停车位20余个。同时,以万达广场、广济北路、各轨交出入站口周边为整治重点,对不按规定停放的非机动车开展执法,共处罚违停非机动车1600余起,有效优化了停车秩序,畅通了道路通行。

聚焦违建治理

靓化城市天际线

去年8月,平江新城利用无人机巡查违建时,发现在江星广场其中一幢顶楼有一排蓝色彩钢板房。发现情况后,执法队员第一时间上门对现场进行勘察,发现该处一整排“房屋”主体为砖瓦结构、彩钢板屋顶,共有9小间,由该广场一酒店原产权人搭建而成,用作酒店工作人员的宿舍。

了解情况后,属地中队执法队员对该酒店现产权人进行了约谈,向现产权人耐心说明了违法建设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最终,酒店现产权人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拆除工作。

最后,历经三天,执法队员联合专业拆违工人,对江星广场该酒店楼顶的9间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完毕,拆除总面积约280平方米。

去年以来,平江新城紧紧围绕年度既定目标、重点项目、挂牌督办案件“三张清单”,秉承“拆除一批、治理一批、靓丽一批”原则,对市、区督办件、涉安涉危件、主次干道沿线三类重点难点违法建设攻坚克难,实施挂图作战、加码推进;针对新增、存量违建,大队实行逐户推进、销号管理,2022年全年拆除违建120处,面积51500平方米。

同时,平江新城根据违建类型与用途,采取“拆改结合”方式创造性推进违建治理进程,改造了联实大厦、城市生活广场等一批建筑的设备房,有效净化空间环境,保障楼宇设备安全运行。

跨区联合执法

力破交界处监管难题

人民路跨线桥下,地处姑苏区和相城区的交界处,过往市民较多,流动摊贩看准了“商机”,以上下班高峰期为主要经营时间段,贩卖水果蔬菜、日用品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执法队员无法进行跨区执法,流动摊贩遂与执法队员打起了“游击战”。

为破解该难点,姑苏区平江新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相城区元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昼夜坚守,因时而动,开展跨区联合整治行动,通过提前踩点排摸,锁定整治目标。行动中,队员们配合默契、精准出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立案查处,对流动摊贩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一直以来,平江新城通过强化执法整治,规范管理日常经营秩序;联合公安、交警等力量加大对平江悦、二号路等流动摊集中区域的精准管理力度,压实市容环卫责任制,完善红黄绿牌分色管理,督促沿街商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确保责任书签订率、上墙率两个百分百,去年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2846起,罚没款459508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