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力争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商品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合肥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得如何了?这些任务合肥市将如何完成?国有土地出让中配建的保障房将如何处置?近日,记者实地采访住房租赁项目和合肥市相关部门,寻找答案。

首批“非改租”项目正在陆续出租

近日,记者来到合房股份位于芜湖路的承寓·城市华庭,原本是省住建厅的办公用房,被合房股份租赁后改造成57间租赁房,今年10月10日开业后,入住率在80%以上。这里也是合肥市非住宅改租赁住房政策(简称“非改租”)相关政策出台后完整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这些“非改租”项目陆续改建完成对外出租。

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是租赁房,但是整体装修拎包入住,木质栅栏的入户庭院的使用,配合多变户型设计,公区还设置了健身房、书吧等服务配套,提升租住幸福感。

“这个项目实现了‘非改租’‘盘活、改造、运营’的全环节实践,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合房股份公司住房租赁中心总经理倪康告诉记者,合肥市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合房股份房源筹集力度,目前房源总量已达1.5万套(间)。去年开始合肥市实施“非改租”政策后,这些闲置的商业(办公)、工业等用房改建后还可以申请按居民标准执行用水、用电价格。

“目前我们正在摸底,已经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提出申请,一方面可以解决员工居住问题,另外一方面也避免了房源闲置浪费。”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租赁处曹鸿昌告诉记者,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也可以建,并且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闲置商业办公等非住宅可以改建,并且不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不补缴土地价款。中铁四局等单位已经提出“非改租”申请。

今年合肥已落实2.2万套(间)的筹集建设任务

为什么合肥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除了国家层面明确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外,合肥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曹鸿昌介绍,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兴旺、人口集聚,大量新市民、青年人有租房需求。另外合肥主动承接国家四项住房租赁试点,在发展租赁住房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形成一批经验做法。

今年合肥市已经落实2.2万套(间)的筹集建设任务,完成住房租赁平台二次升级改造,平台实时挂牌房源超60万套(间),日均点击量达19万余次。

这些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接受政府指导,按低于评估租金的一定比例确定,一次性收取租金最长不超过1年、押金不超过1个月。以承寓·城市华庭和青阳路项目为例,租赁主体都是一些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户型选择多,可以押一付一,很大程度减轻负担。

“十四五”期间15万套(间)房源这样筹集

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力争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商品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如何筹集15万套(间)房源?曹鸿昌告诉记者,预计2022年筹集的量相比今年还要略增。合肥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和审批制度改革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主要有2种筹集方式,8种筹集渠道。2种筹集方式分别是实物供应和发放租赁补贴。实物供应对应6种筹集渠道,分别是通过新供应国有用地建设、集体经营性用地建设、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以及盘活的存量房源和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筹集的房源;租赁补贴对应2种筹集渠道,分别是包括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租赁补贴和人才安居住房租赁补贴。

今年45宗地块中配建了超过100万平米保障性租赁住房

合肥明确了土地、财政、税费和金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和审批制度改革措施,精准度高、含金量大、操作性强。其中,土地政策是所有支持政策的核心。数据显示,今年合肥市确保年度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达到住宅用地供应面积的10%,今年已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1000余亩,累计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9.75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合肥市累计已在45宗国有出让用地中,配建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约可建设14000套。

这些国有出让土地配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后期如何处理呢?这是很多市民关注的问题。

“主要是看当时的土地出让政策,比较早的是由开发商自持,由开发商自主运营,定价按照市场化标准;后来开发商竞配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由房产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2500元每平方米回购,目前已经有近十个项目已经签订了回购协议,后期主要将交由合房股份运营;最近的土地出让中,还明确了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户型设计,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的两居占7成以上。”曹鸿昌告诉记者。(记者 余佼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