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市委书记陈金虎、市长盛蕾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来坛开展推进“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督查,并召开二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动员全市上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战三季度、大干下半年,全力冲刺“GDP万亿之城”。区领导陆秋明、刘小平、徐俊参加督查。

市领导一行实地督查了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方日升常州基地,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资料图】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坐落于长荡湖北侧,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工器具设备安装及调试,将于今年秋学期启用。江苏中电线缆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从事电线电缆质量检测、性能评估等,今年6月竣工投产,年检测线缆能力10万米,将实现“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融合发展模式。东方日升常州基地包括一、二期项目。一期项目于2019年投产,今年年初完成技改升级;二期项目去年年底全面进场施工,目前电池片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0月份竣工投产。陈金虎强调,要锚定目标不松劲,多措并举强保障,奋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在二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区委书记陆秋明汇报了金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金坛落实“532”发展战略,聚力推进“五大行动”。

1—5月,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65.5%;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154.16亿元,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163.24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108.66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经济“主引擎”作用凸显;工业用电量2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5%,增幅持续位列全市第一;签约引进工业项目65个,协议投资总额135.9亿元;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2亿元,达年度目标55.5%,超时序进度13.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10件29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金坛高铁枢纽即将投用,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即将交付,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华罗庚实验幼儿园完成交付,沪宁沿江高铁金坛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在认真听取各板块、各部门工作汇报后,陈金虎指出,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拼搏状态,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好转。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苏南、高于全省平均,各项工作呈现“有韧劲、有后劲、有干劲”的鲜明特征。当前是抓项目抓推进的黄金时间,也是奠定全年胜局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跑出三季度发展“加速度”。

陈金虎强调,要锚定“一个目标”,就是冲刺“GDP万亿之城”。今年是迈入“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非常之年当有非常作为。要紧盯年度目标、强化工作举措,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市人代会确定的各项指标高水平完成,确保高质量考核继续保持第一等次。要攻坚短板弱项,加强指标调度,强化分析研判、加大工作推进、积极对接争取,精准有效补短补弱。

陈金虎强调,要做靓“一张名片”,就是打响“新能源之都”品牌。我市召开共享“新能源之都”发展机遇外资企业座谈会、举办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要趁热打铁,打造“永不落幕”的产业盛会、科技盛会、交易盛会。要加速比亚迪、理想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集聚更多汽车零部件项目。要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新能源应用推广力度。

陈金虎强调,要抓牢“三驾马车”,就是抓好投资、消费和出口。要攻坚重大项目,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开展产业链招商、合作招商。要着眼提升消费知名度,打造好“新能源生活节”等特色品牌,落实好文商旅融合发展19条政策,加快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全面落实新的停车收费管理办法。要扎实开展外贸强基、护航、创新行动,全力服务更多“常州制造”扬帆出海。

陈金虎强调,要促进“三个提升”,就是实现创新动能、城市能级、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要重点抓好高企培育、平台和人才公寓建设、企业上市各项工作。增强“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的紧迫感,统筹推进“两湖”创新区发展、高铁新城建设、老城厢复兴。要实现政务服务高水平“一网通办”,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国际化程度。

原标题:

陈金虎带队来坛督查推进“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

来源:金坛融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