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湖滨新区,哪里“膜力”最强?占地7.33平方公里、集聚40余家企业、2022年产值突破120亿元、在全市膜材料产值中占比超五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可谓无出其右。


【资料图】

面积不算大,何以扛起全市膜材料产值的“半壁江山”?市湖滨新区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肖大勇一语道出了缘由:“集聚区特点鲜明,即膜材料产业链规模大,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

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膜材料产业链在该集聚区的成长壮大,与宿迁膜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密不可分。

近日,走进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只见运输车辆穿梭不停,车间内机器开足马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之所见是拼搏奋斗的场景,切身感受到的是聚力“再造一个新双星”的信心与豪情。

“面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压力,我们坚定信心,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坚定抓好落实推进,重点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加快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市场推进。”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吴培服话语坚定地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宿迁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一跃成长为国内聚酯薄膜行业“龙头”、全球最大的膜材料生产基地,以实际行动展现出顽强拼搏、敢试敢闯的宿迁“精气神”。

数据最能说明“双星”的闪耀:全球每5台电视机就有1台使用“双星”的光学膜组,光伏电站的背板基材每3平方米就有1平方米是“双星”的产品,可变信息材料全球占有率超50%,节能窗膜材料全球占有率达40%,热收缩材料全球占有率达20%,终端客户有三星、LG、华为、小米、海信、TCL、天合光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无惧挑战,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不变”的引领创新,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拼出发展强动能。吴培服以“五大板块”新材料业务为例介绍说,今年新能源材料、热收缩材料、信息材料等板块,也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信心前所未有的坚定,离不开政企的同频共振。“坚持‘服务入驻企业是最大的招商,服务本土企业是最好的招商’理念,始终把服务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放在‘头版头条’,出台支持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八条举措’,成立服务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班,派驻专人到现场办公,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听取到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反映到相应部门,在最短时间内把问题解决。”肖大勇说。

“在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抓好落实,围绕企业制定的五年规划,自加压力,努力前行,继续做好‘再造一个新双星’的各项工作。”吴培服信心满满地说。

龙头引领强带动,聚势成链谱新篇。依托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链主”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该集聚区不断擂响奋进向上的铿锵鼓点,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抓紧抓实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新丰之星、泰佳新材料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初步形成了一条涵盖从基材生产到功能膜研发、高新产品应用等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膜材料“镀、涂、压、拉、印”全产业链布局。

乘势而上,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年产30万吨双星功能性聚酯膜D3项目、汇海新材料项目、鑫云盛科技项目、蓝鹰包装二期等一大批膜材料产业项目……在该集聚区2023年“十大工程”项目推进计划表内,一个个列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奏响了集聚区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的奋进足音,细化到每一天的项目服务保障更彰显出集聚区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的坚定决心。

项目提速起势,同步做强配套筑暖巢。相较以往,如今的集聚区颜值更靓、配套更全,建成“五纵四横”的路网框架体系,配套建设约3.6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中心和膜材料研发展示中心,基础设备更加完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牢安全、环保底线,对园区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创建,着力打造绿色标杆示范园区,全力为膜材料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巢暖凤来栖。“置身于膜材料产业园区内,道路纵横、绿草如茵、配套完整、宜居宜业,是一片功能完善的创业热土。”用心观察了一年,汇海新材料项目负责人毅然选择到该集聚区投资兴业。

“接下来,将紧紧围绕膜材料产业链,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方向,聚焦‘链主’强服务,聚力项目强推进,着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科技水平最高的膜材料产业基地。”肖大勇话语铿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