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各地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抢抓发展新机遇,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022年11月底,总投资超千亿元、跨越长江和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高铁浙江段、江苏段同时启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
在数字化方面,2022年江苏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指数连续8年全国第一。浙江的“浙企智造在线”应用,围绕企业数字化改造进行全流程服务,已为6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支撑建设未来工厂40多家、智能工厂510多家,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4%、成本降低19%。安徽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包括数字创意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在内的十大新兴产业。
(相关资料图)
在专精特新方面,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近日公布第7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录,江苏省48家企业和产品入选,浙江、上海和安徽分别以20、11和10家企业和产品入选。
据启信宝数据,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1日,长三角三省一市新增注册企业11984家,其中上市公司0家;新增吊注销企业4370家,其中上市公司0家。从数据上看,上周未有企业从安徽迁出长三角区域以外城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依旧是长三角区域内流动数量最多的,占区域内企业流动的50%。
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万多公里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是交通一体化。统计显示,如今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万多公里,其中高铁6500多公里,陆域所有地级市都有动车通达。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观察到,2022年以来,带着“长三角”字样的各种协议、联盟越来越多了。“在政府支持下,长三角各地之间自下而上、自发的合作越多,一体化的动力就越强。”曾刚表示。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长三角地区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15个,多个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建设一年多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日趋完善。
在民生方面,2022年10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目前,长三角“民生一卡通”已加载21项服务功能,1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将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公安政务服务再添新举措,可“跨省通办”临时居民身份证。按照以前的政策,省外人员申领临时身份证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对于在外求学、就业的人来说不方便。根据公安部部署,浙江省公安厅会同上海、江苏、安徽公安机关合力推进,自12月26日起正式启动长三角区域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该项服务举措打破了长期以来临时身份证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的限制,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地申领,最大限度让办事群众“少跑腿”。
据悉,户籍为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群众,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异地申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在受理地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受理机关在居民身份证签发后三日内制作、发放临时居民身份证。申请人可以选择邮寄送达或窗口自取等方式领取证件。
苏浙皖为发展加“数”
在数字化方面,制造业大省的江苏,2022年继续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指数连续8年全国第一。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有效地提升了“江苏制造”国内外竞争力。
近日,江苏公布2022年新认定的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名单,86家智能工厂、300家智能车间榜上有名。2022年江苏还有9家企业获评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全国第一,364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
而作为数字化改革先锋的浙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长12.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为经济持续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浙企智造在线”应用,围绕企业数字化改造进行全流程服务,已为6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支撑建设未来工厂40多家、智能工厂510多家,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4%、成本降低19%。“一指减负”应用,通过数据归集,自动抓取企业纳税、用电等核心指标情况,精准评估符合企业办理条件的政策条款。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新经济形态。安徽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包括数字创意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在内的十大新兴产业。
2022年以来,安徽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1月底,全省数字创意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2304个,总投资金额5960亿元;在谈项目、开工项目数量均居十大新兴产业首位,ACG国际文创科技城、芜湖网络视听内容安全产业基地、马鞍山长江不夜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江苏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8家
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近日公布第7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录,江苏省48家企业和产品入选,此次获批数量全国第一,浙江、上海和安徽分别以20、11和10家企业和产品入选,位列此次获批数量的第7、第10和第11。
江苏这些冠军企业和产品每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5%,属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专用高端产品制造类的占比超过70%,产品属于“补短板”项目企业超过90%,对江苏制造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这得益于江苏2022年在中小企业中重点实施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确定的重点领域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江苏建立了从“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再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级梯度培育认定体系。
目前江苏省进入“重点培育库”企业已达3.6万家。此外,2022年前11个月,全省新增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超6000家。在工业企业利润因持续疫情、原材料能源大幅涨价等原因连续两年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江苏规上民营中小工业企业利润率先实现正增长,利润回升增幅大幅领跑各类所有制企业。
原标题:经智长三角(第247期)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江苏新增4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