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江苏徐州鼓楼区中心商圈,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一间红色门头的小屋,门前置有一块门牌,写着“中心商圈鼓楼‘新’驿”,下面还有几行标语:“热了可以纳凉,冷了可以取暖,渴了可以喝水,累了可以歇脚”。


(相关资料图)

胡继跃风尘仆仆地来了。外卖车辆停放区就在驿站旁边,他停好车子,拎着午饭走进驿站,熟练地打开微波炉,“叮——”2分钟,饭热好,接杯水。吃饭间,他还刷着手机接单。

“我原先一直在老家县城送外卖。”宽宽的肩膀,黝黑的面庞,说起干外卖的经历,胡继跃侃侃而谈,“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有成熟的商圈和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我就想着,要不要来大城市闯闯,也能多挣点儿钱。”

来到徐州,胡继跃加入了外卖小哥的队伍。

“从早晨8点多到晚上10点多,我几乎都在接单。”胡继跃说,一开始的时候,他都是天气热时随便在哪里吃点儿午饭,天气凉的时候就自己带点儿,尽管用的是保温盒,但等到忙完中午的单时,午饭早已凉了。

鼓楼区黄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军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骑手们很赶时间,特别是订单高峰期,很难抽出时间休息。水没了、饭凉了,也只能将就。他们急需一个能喝上热水、吃上热乎饭的歇脚点。”

坚持“党建+服务”工作理念,去年,徐州制定出台了“20条”暖“新”措施,充分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青年之家、平台分支站点等阵地资源,新建改建一批暖心驿站、红色加油站,在主城区形成“15分钟便捷服务矩阵”。

针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鼓楼区按照街道社区划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楼宇、产业园区等新就业群体密集区域因地制宜建设鼓楼“新”驿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绘制一张“红色暖心服务地图”。

“我们借势发力,召开骑手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在人流量最大的中心商圈建起驿站,免费提供歇脚休息、饮水充电、饭菜加热、紧急医疗等生活服务,给奔波在路上的骑手们一个休息的‘家’。”刘军说,考虑到户外工作特点和气候变化,驿站还添置了雨具、口罩等物品,并设有读书角,歇脚的同时还可以看书读报。

胡继跃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驿站,一股凉风扑面而来,炎炎夏日里令他顿感舒爽。房间不大,但温馨而舒适,靠窗边,几张桌子可供读书、吃饭;背后的架子上,置有爱心药箱、手机充电线、微波炉等;右手边,饮水机、维修工具、雨伞雨衣等一应俱全。走出小屋,旁边便是外卖车辆停放区,不远处,金鹰B座的霓虹灯不停闪烁。

“这种感觉,既新奇又温暖。”胡继跃回忆,“看着进进出出的外卖小哥,我竟愣在了原地,这个寸土寸金的中心商圈真有这样一个‘家’属于我们!”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她径直走到靠窗的桌前,边收拾桌面,边放下几本新书,“我们会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换,同时补充物资、打扫卫生、维护设备,让外卖小哥有个舒适的歇脚场所。”黄楼街道永康社区工作人员王希说,为确保驿站正常运转,她每天都会来驿站转转,有时候还跟外卖小哥聊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让暖“新”举措更暖“心”。

目前,徐州已建成784家像鼓楼“新”驿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在实现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产业园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制定了暖‘新’驿站建设及服务规范,包含基础、进阶、集成三类服务,建立诉求表达、法律维权、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制度,打造实用化、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市委两新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看一会儿电视,胡继跃的手机又响了。临出门前,胡继跃感慨地说道:“许多骑手像我一样,并非本地人。但在这座城市,有人惦记着我们,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