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运河水,浓浓宿迁情。前不久,在古色古香的新盛街举办的非遗服饰秀、非遗技艺展,展示了独具宿迁特色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成果,尽显钟吾之风、宿迁之韵。


(资料图)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近年来,宿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擦亮顺山集遗址、龙王庙行宫等文化遗产名片,同时加大对各级文物的保护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迈上新台阶。新时代,如何在创新中走出一条符合宿迁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如何让非遗绽放出新的光彩?让我们一起探寻文化遗产保护里的“宿迁密码”。

守好家底,延续文脉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的美誉。5万年前,下草湾人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是江苏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8000年前,顺山集人在此捕鱼打猎,是目前江苏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将江苏文明史推前了1600年至1800年……在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宿迁大地上,多样的文化遗产共同展示着历史之美。

盘点宿迁的“文化家底”:顺山集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宿迁的中运河41公里段和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的龙王庙行宫被列入大运河遗产段、点,大运河宿迁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精彩的一笔……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物是岁月的见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文化,讲述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宿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4处。

走进宿迁市博物馆观赏展柜内的文物,仿佛打开了一本厚厚的古籍,历史的回响就在耳畔。“镇馆之宝”春秋青铜编钟、汉白玉韘形佩等文物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具灵性。这些文物穿越时光,让人们沉浸式感受宿迁厚重的历史文化。

用时尚的方式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近年来,宿迁不断提升各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在节假日期间大力开展戏曲表演、历史讲述等文化活动,还经常举办蹴鞠、投壶、击鼓等传统游戏免费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游玩中了解文物、贴近文物,感悟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制度方面,宿迁坚守文物安全底线,进一步织密织牢文物保护网。“十三五”以来,全市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历史文物保护工程。我市完成48处市级、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两线”划定工作,为文物披上“安全铠甲”;设立275处文物保护安全责任公示牌,让文物安全巡查成为常态。

传统工艺,“活态”传承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在剪纸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红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她正带着学生上剪纸课。学生先在纸上勾勒出作品图案,再用剪刀或刻刀进行创作。

张红是宿豫区曹集中心学校的一名女教师,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宿迁市优秀非遗传承人”等称号。在教学之余,她积极传承剪纸技艺,创办的剪纸社团深受学生的喜爱。

这是宿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的成果之一。

据了解,全市中小学校建成云渡桃雕、剪纸、面塑等传统工艺类项目传承基地10余所;宿迁“非遗大集”活动已连续举办7届,每届都组织50余个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销,让传统工艺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近年来,市文广旅局积极谋划思路举措,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工艺资源,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去年宿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今年市文广旅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符合宿迁实际、独具宿迁特色的工作体系。

宿迁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立专题数据库,详细梳理各级传统工艺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和传承情况,摸清家底。目前我市纳入名录保护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2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48个、县区级74个。

同时,宿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非遗传承人实践能力和技艺水平,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机制,每年开展优秀市级非遗传承人评选,激励非遗传承人规范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以云守阳、夏春雷等为代表的多名省级、市级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

以洋河酒酿造技艺、乾隆贡酥制作技艺等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的14家传统工艺企业创成“老字号”,其中“中华老字号”3家、“江苏老字号”1家、“宿迁老字号”10家。

以文塑旅,“景”上添花

非遗“邂逅”旅游,不仅让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生机,还给宿迁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

近年来,市文广旅局紧扣文化铸魂理念,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扎实推进非遗进景区工作,让景区成为非遗活态利用的新阵地,用非遗力量为旅游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2019年以来,市文广旅局部署推进我市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导各地立足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景区服务业态和产品供给,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非遗进景区”工作。

宿迁在旅游景区建设非遗展示陈列场所,目前已有剪纸、面塑、泥塑、云渡桃雕、根雕、旋木雕、麦秸秆画等50余个非遗项目产品进入各大景区展销专柜,有效拉动景区消费,满足群众购买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设立酒道展示馆,通过品酒、酒道表演等,集中展示洋河酒酿造技艺;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立非遗展厅,除了展示地方特色非遗项目产品,还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铝编等传统技艺,与游客互动交流,增进游客对非遗的了解。项王故里景区、筑梦小镇等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展示技艺技法,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举办特色民俗活动、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近年来,宿迁以活动为载体,扩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社会影响。去年,非遗进项王故里景区入选第一批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今年,非遗进袁家村·宿迁印象景区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培育项目,打造了宿迁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样板”。何谓“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据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即非遗在景区里无处不在,游客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非遗。景区通过增强非遗项目的融入性、互动性和代入感,吸引更多人到宿迁发现美、收获美。

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水平,市文广旅局组织非遗保护工作负责人、非遗传承人、部分景区负责人举办“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专题培训班,采取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参训人员前往南京市云锦博物馆、南京非遗馆、南京非遗体验中心以及镇江市千华古村、中国醋文化博物馆、西津渡等地开展现场教学,进一步拓展学员们的眼界,不仅帮助他们更新了理念、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非遗进景区”工作。

文化宿迁,绚丽非遗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苏北琴书《打蛮船》……”6月4日是星期日,在市区古黄河水景公园举办的“周末书场”活动热闹非凡。苏北琴书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玉侠敲琴打板,坐在一旁的汤庆和拉起坠胡,二人的精彩表演让现场群众如痴如醉。

在宿迁,像这样的“书场”还有很多。“周末书场”“运河书场”“春节书场”等各类“书场”是宿迁知名文化惠民活动品牌。这些文化惠民“书场”主要由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免费为群众露天说唱,宣传移风易俗等内容,平均每年演出上千场,惠及群众近百万人。

乡村是非遗传承的主要阵地。推进非遗保护利用,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传承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年初,宿迁出台《宿迁市“乡村书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场所,加强曲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书场”表演活动。乡音乡韵最关情,在“乡村书场”演出中,非遗传承人用“最宿迁”的乡音,以“书场”说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全市“乡村书场”已建成固定场地50个,惠及群众20余万人。

目前,宿迁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21项、市级112项、县区级344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9人、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09人。

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要用眼睛去欣赏、用心灵去感受、用挚爱去保护、用行动去传承、用服务时代的发展理念去创新。保护文化遗产,讲好宿迁故事、传播好宿迁声音、展示好宿迁形象,宿迁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