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前夕,南京多所学校开展节日主题跨学科学习活动,既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清明时节除了“雨纷纷”,也有游玩和集市,名画《清明上河图》就记录了北宋汴河两岸的热闹场景。4月4日下午,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举办“逛春天市集、共绘清明上河图”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的同学们依照诗词和画作里的描述,在外秦淮河边摆起了集市,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大家穿着古装徜徉其中,仿佛当代儿童版的《清明上河图》。

“今天买了一把玩具水枪,买了两个玩具积木和一个剪纸。” 学生陈昱鸣向记者展示他的“战果”。

孩子们将自己所见所感画成画,模仿《清明上河图》组成了长卷。里面的秦淮河、电视塔、花草树木、热闹集市,看上去还真有几分清明的诗意与童趣。

“在美术课上孩子们已经了解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语文也学习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们想通过这场活动,让孩子们把生活与课本相结合,提高诵读、创作和审美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清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同一天,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举行“春风拂童心,清明话‘家"节”主题活动。同学们学习《姓氏歌》,了解家庭成员间血脉传承的关系;参观老物件展,为自己带来的老物件制作名片,讲述老物件背后的家风故事;诵读清明诗词,绘制油纸伞;体验吃青团、编柳条、放风筝等清明习俗。

学校还邀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红女士教大家用纸和竹篾制作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希望孩子们不仅仅是通过古诗词了解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而是能够自己去做风筝,放风筝,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曹红说。

在丰富的活动中,语文、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老师组团上阵,创设情境,制定任务。同学们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清明节。

“我们在活动设计中突出了清明节的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南京市陶行知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方艳介绍:“人文内涵,我们主要聚焦孩子的政治方向、家国情怀、自然内涵,我们主要是从节气、民俗、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节日是和人与自然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徐明 编辑/国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