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检测到长江江豚eDNA!”2023年3月底,拿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蒙表示。记者了解到,2022年7月下旬,“环境DNA检测生物多样性”项目在长江启东段水域启动。随着检测结果出炉,研究人员在该水域发现江豚eDNA,证实了江豚在长江启东段水域的活动不是偶然,江豚栖息范围可能扩大至长江口。
据介绍,“环境DNA检测生物多样性”项目在长江启东段水域启动后,研究人员通过从水体采集样品进行基因测序的方式,探索长江启东段及沿海水域的生物多样性,由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姚蒙率研究团队实施。其中,环境DNA(即eDNA)检测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在启东尚属首次。
万里长江被崇明岛一分为二,奔腾入海。从长江在崇明岛的分岔口一路向东,沿着长江北支启东段沿岸,研究人员每隔约5公里设置一个采样点,共计27个,覆盖了长江启东段全长及启东的海岸线。姚蒙和北京大学生科院博士生陈晓宇带领北大启东思政实践团的同学完成了全部采样工作。
在地图中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在启东段长江沿岸总跨度约37公里的5个采样点上,除检测出较多鱼类种群外,还检测出了长江江豚eDNA,“可能和长江禁渔以来鱼类恢复,以及近年来该水域环境改善有关。”姚蒙说。
利用环境DNA检测技术,可以从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微量的遗传物质中识别出它们的活动轨迹。“在沿岸37公里内多处检测出长江江豚eDNA,可以说明至少存在一定的江豚种群数量。”姚蒙介绍,长江启东段水域为咸淡水过渡带,适宜江豚活动。作为“顶级捕食者”,长江江豚对生存环境要求高,需丰富的食物支撑,由此也可判断出该水域有着丰富的鱼类、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藻类等水生生物,水域生态系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