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的目的)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的目的)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的目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序言:

因为黑格尔是德国人,那么黑格尔用德文撰写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思境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思想层面的扭曲是第一层扭曲。而德文翻译成汉语,因为翻译者自身的哲学思想,也就必然导致二次扭曲,这种扭曲之上的扭曲就使得我们无法完全本真的透析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深刻的认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去了解黑格尔的哲学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他的哲学思想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黑格尔之前的哲学问题的?

那么顺着这一思路我们才不容易陷入拿生涩难懂的译文中苦苦挣扎,因为任何学说一定是有某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

-壹-黑格尔学说的真正目的

既往西方哲学

都是以横向观念下的视角来认识世界,所以必然产生的“知”和“在”两难,最终在康德哪里提出现象界在此岸,物自体在彼岸,于是“知”和“在”两难走到极限。

也就是说,康德提出我们的感知和“知”的范畴只在现象界,你只能认识或认知客体的可感属性,世界的本质或客观存在本身你是永远不可触及的,是不可知的!

这就使得“知”和“在”之间划出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而且康德还认为一旦符合现象界的知识一旦试图触及客观存在或物自体,立即就会造成二律背反。

于是

我们所说的“在”或者说“知”中的“在”完全与客观存在无关,那我们如何把握对象?知识有效性如何建立?

所以本质上来看,康德建立的鸿沟其本质是客观存在我们根本无法触及,但是必然是需要被认识的,或者说必须消除“知”和“在”的对立,否则我们无法把握自然存在。

所以,在康德之后就必须有人出来解决“知”和“在”的对立,但是他既不能跑到“精神”以外去独断地大发议论,亦不能全然置精神认知的“对象”于不顾。

而且,还得设法消解康德及其前人所提出的知性或理性中的种种矛盾和混乱,以及说清楚,“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对象”是什么?笛卡尔所谓的“物质实体”是什么?我们在直感上所说的“外部存在”是什么?康德那里划出的那一条鸿沟怎样消除?

这些问题都需要被解决。

而当时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黑格尔。

黑格尔从古典哲学乃至古希腊理念论中已经明确意识到,人类所说的“对象体系”和“存在”,其实只是封闭感知通道中的“存在”,因此我们没有资格讨论这个感知以外有没有“存在”这个问题,在逻辑上这是一个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

所以,黑格尔认为应该回到古希腊柏拉图探究世界的阶段。

他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一个“绝对精神”,所谓“绝对精神”就是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精神界中的存在,感知的通道是封闭的,绝对精神你是无法超脱的,你也无法打破边缘。

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认识到一切存在皆为属性存在,无论是客观存在还是精神存在都是属性存在,他认为他的绝对精神就是客观万物本身。

同时,黑格尔认为康德对“对象”的认识都是基于静态分析,其根本没有意识客观世界万物本身是有矛盾的内在能动性的,所以无论是我们的认识还是对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于是,黑格尔将认识论的问题上升到了本体论,由此黑格尔从这个角度试图打破康德的二元对立。

由此看出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有两层内涵:

其一是辩证演进论。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意识人类包括人类的一切是自然一步步演化出来的,所以客观的宇宙万物本身就一个客观的演化规律。

而黑格尔认为他的辩证演进论就是客观自然万物演化法则,是仅有自然、历史、意识再到他的绝对精神,并且在他的绝对精神中再继续演进。

其二是绝对精神中的存在就是自然存在的全部。于是也就没有了客观存在与精神存在或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对立,因为在辩证演进论下存在阈思维同一、主体与客体同一。

甚至可以说,黑格尔通过将绝对精神中的存在直接视为为客观存在,而人类的精神就直接视为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以此来消解物自体和现象界的鸿沟。

但是

黑格尔始终并没有意识到精神存在只是客观存在的代偿产物,精神存在只是为了实现客观存在本身的稳定存在。

黑格尔仅是将精神存在对立转化为客观存在来消解“知”与“在”的对立,这就必然使得黑格尔走上错误的道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是提出“辩证演进论”或“绝对精神”来解决“知”和“在”的两难问题以及“二律背反”的问题,即人类的精神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自然万物本身的精神或绝对理念。

由此达成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同一,也由此来解决“知”和“在”的两难。

要知道

在某种程度上看,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深有道理的,它就是柏拉图理念论在近代古典哲学清楚认识到我们的感知是一个主观封闭通道以后,对万物或者对我们人类所说的对象是什么所进行的探讨。

只是黑格尔找不见恰当的探讨方式,因此借用人类最原始最简洁的辩证逻辑模型来胡缠。

所以,黑格尔哲学的合理要素在哪里?

就在于对主体感知封闭的确认,人类永远无法突破自身的精神去认识外物,无论是感性逻辑中的存在、理性逻辑中的存在都是被人类这个固有感知方式规定的。

也就是说, 一切存在要么是感性经验中的存在,要么是理性逻辑中的存在,你不可能脱离这两者去触及存在,所以这是黑格尔的合理要素。

这也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提法在某种程度上成立的原因,因为你说的存在都是基于不同逻辑对信息的整顿。

但是黑格尔说绝对理念的异化呈现从而达成外部世界存在的辩证表述,这一定是错误的。

由此,你也会发现它黑格尔真正合理的要素就正好是我们所要批判的要素的原因。

那么说完黑格尔哲学的其深层目的是解决“知”和“在”的问题,那么黑格尔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壹-黑格尔如何解决“知和在”问题?

主体即客体。

在黑格尔之前的康德、笛卡尔都是将“知”和“在”、主体与客体完全对立分裂的。

而到了黑格尔这里,黑格尔直接认为实体即是客体,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实体的主体、客体都是客观的,主体、客体都是具有倾向于对立面、倾向于否定的能动性的,而不再是静态的实体,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实体内部必须有能动性才会世界万物的发展。

而一旦达成对立面或达成否定,就会使得原有实体分裂而成为新的实体,然后作为实体的主体和客体在正反合螺旋式的辩证演进逻辑中达成统一,黑格尔最终将主体、客体整顿为“历史过程上”的合二为一。

也就是,自然、人、人类社会、精神等都就成了这个历史进程上不同的阶段,而这整个自然、人类、社会、精神阶段就是绝对精神的全部过程。

万物皆为理性。

在黑格尔看来,人是理性的,实在、事物、历史、自然、世界、天文系统、有机生命体也应该都是理性的、逻辑的、有所目的的。

而正是因为一切客观的自然万物或实在都是理性的,人类才可以通过理性的思想去认知和把握世界万物,而如果外物不是理性的、逻辑的或者说符合某种逻辑模型的,那么人类是无法理解和把握自然万物的。

所以,在黑格尔那里思想、思维或理性是能联结绝对、自然和心灵的,也就是思维和存在同一。

另外,黑格尔也认为绝对、自然,和思辨或辩证的思维本身的发展都是辩证演进过程,也就是辩证演进论这个逻辑或思辨的演化模型是可以对应运动的、活生生的有机存在或宇宙万物的。

由此,黑格尔逻辑或思辨自身的演化模型就和宇宙万物“存在”的演进过程是同一过程,从而也就达成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比如在黑格尔看来个体的“实在”充满了否定、矛盾和对立,比如草会发芽、长枝、枯萎和死去,再比如人类出生、年轻、成熟和衰老,然后在诸如宇宙、自然、历史、意识的否定、矛盾和对立的转化,从而辩证演进论扩大整个宇宙万物的边边角角,每一个个体之中,从而达成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对象是主体绝对精神的异化。

黑格尔认为自然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就是他的绝对精神,也就可以说黑格尔误以为人类精神中的存在或主客体属性耦合产物就是客观存在的全部,客观存在都是精神存在的异化产物。

即在洛克哪里表达的物质实体或客观存在的“首要属性”和精神存在的“次要属性”,在黑格尔这里被统一了。

黑格尔认为精神中的存在全部都是实在,再也没有客观存在与精神存在区别、本质与现象的区别,人类感知中的存在就是存在的全部。

于是,那个纯粹的“客观存在”被黑格尔用对立转化的辩证演进论勾销了,一切存在都是属性存在,那个绝对的“物”消失了,而且一切存在都是人类精神中的存在,也就是绝对精神。

正如在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黑格尔说,当我们看到一把椅子,我们对这个椅子经验到的硬度、颜色、味道、形状、大小等所有我们能获得到普遍观念的总和就是实际的椅子,普遍观念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实际的椅子,我们思维的“对象”就存在本身,两者同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其实就是将属性的总和视为绝对,或者说将人类感知中的可感属性总和视为绝对,然后勾销了客观存在或者直接否定了物自体,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没有不可知的方面。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所谓的“对象系统”(自然、历史)其本质就是人类绝对精神异化呈现,一旦对“对象”有所感知,这个异化的绝对精神又回归到人类的绝对精神,从而人类就能获取对“对象”认识或认知。

因为,黑格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达成自我意识或认识“对象”,就是因为经历和尝试不同的存在方式,因为只有经历过了不同的阶段、框架之后,而且能回顾过往经历的时候,才能理解自己的“本性”或绝对精神。

而也正是因为人类已经尝试了历史中的各种先验预设,这才使得人类成为自身并能理解过往经历的一切,最终使得人类得以认识对象,认识精神本身,并且找到符合宇宙万物的演化规律,简言之,精神中的存在的异化就成了客观的自然万物。

正如张志伟版《西方哲学史》中写道,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也就是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自然是精神的异化呈现,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而所谓的异化指的是背弃自身转变为异己。

于是

正是基于人类把自己视为对象,然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是基于自身的知识,我们这才能认识作为对象的世界万物。

甚至在黑格尔看来,如果对象不是人类绝对精神的异化,那么人类也就不可能对“对象”有所认识,也就无法清晰的描述或撰述对象。

而且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从逻辑出发研究我们本身的逻辑的发展脉络,还是从形而上学中研究宇宙的逻辑发展脉络最终都将走向对立转化的辩证演进论,即“绝对理念”。

由此,黑格尔他认为他达成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对应匹配,客观存在与精神存在的对立统一,从而也就消解了“知”和“在”的二元对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