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常州市“1+5”工作思路加快探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是以“新能源之都”建设为牵引,“5”是以创新驱动、固基强链、生态营造、开放合作、数实融合为主攻方向。

一是建设万亿级产业支撑的新能源之都。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力争年内新能源整车产量超70万辆、新能源产业产值超6500亿元,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策划新一轮“世界新能源博览会”等。

二是锻强创新引擎。推进龙城实验室建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等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超50家、瞪羚企业超700家,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

三是筑牢产业基石。壮大百亿元、“专精特新”等企业队伍,聚焦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3条优势产业链,强化靶向补链、聚企强圈,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技术运用,重点突破储能、氢能、先进碳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影响力,深入发展服务型制造。

四是强化生态营造。增强金融托举力,定制多元化金融产品,拓展供应链金融,做大做强“龙城金谷”,集聚产业基金,引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实施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计划”、“龙城英才计划”等,力争年内上市公司超100家、招引人才超12万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拿地即开工”等全周期服务。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留住优质存量外资,依托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引进高质量增量外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和通关效能,广泛链接外贸资源,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六是深化数实融合。推进“十链带百企、百企育千景”,建设链主协同平台,壮大标杆阵列,建成1000个可复制、易推广的应用场景。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打造“产业大脑”,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模式变革。推动5G基站、千兆光网深度覆盖,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平台发展,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