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走吧,走吧,飞走。”听了猛禽康复训练师这句话,站在凉亭护栏上的一只蛇雕这才转过身,张开翅膀,飞向蓝天。


(资料图)

李思敏(左一)和陈铭目送蛇雕飞走。记者李子云 摄

这是8月26日上午发生在江夏区八分山的一幕。包括这只蛇雕在内的11只获救猛禽被放归自然。

这11只猛禽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它们都是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从各种渠道接收并先行救护后,再委托江夏区苍羽猛禽救助中心进行精心喂养和治疗的猛禽雏鸟或“伤员”。最长的养了一年零两个月,最短的也养了3个月。

上午10时,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猛禽被装在6个转运箱内。随着箱门打开,红隼、斑头鸺鹠、领角鸮、草鸮等猛禽依次起飞,或冲上天空,或遁入密林。

放归自然后戴着卫星定位追踪器飞翔的白腹隼雕。李伟 摄

最后放飞的是一只白腹隼雕和一只蛇雕,它们体型较大,性情凶猛。为防止它们产生应激反应,苍羽猛禽救助中心负责人、“90后”小伙李思敏与猛禽训练师陈铭给它们戴上了特制眼罩,还在它们身上安装了卫星定位追踪器,便于日后追踪。

白腹隼雕被取下眼罩后,立即展翅飞走。而蛇雕则站在凉亭护栏上,与人群对视。直到陈铭叫它走,它这才转身飞走。

蛇雕被放后,站在护栏上没有马上飞走。记者李子云 摄

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野保部门负责人曾冲介绍,白腹隼雕是在高速公路上被车撞伤后,被热心市民救起的。蛇雕则是去年6月市民彭先生在舒安街道一片松林中捡到的。当时,他和同事赶往现场发现,它还是只未满月的雏鸟,只有成年人两只拳头大,像个灰色小毛球,很可能是坠巢后被亲鸟遗弃的。“它们能有今天,真不容易!”

刚从树林中救出的蛇雕雏鸟。曾冲 摄

李思敏说,白腹隼雕被送来时,内伤很重,吐血,连续几天不吃东西,经过慢慢治疗和调养,恢复了元气。蛇雕连站都站不稳,他先用雏鸡肉、泥鳅等将它喂大,再教它学习飞行,最后进行野化训练。养了一年多,终于使它具备了野外生存能力。

目送朝夕相处的伙伴们重返蓝天,李思敏既开心,又有些不舍。“每放走一只猛禽,就像放走自己一个孩子。”他说,但舍不得也得放,它们本来就属于自然。

1990年出生的李思敏从小喜欢猛禽。读初二时,他在田边鸟网上解救了一只受伤的雀鹰,治愈后放飞。从此迷上猛禽救护,并加入武汉市观鸟协会。

19年来,李思敏作为护鸟志愿者,协助相关部门救护野生鸟类千余只,其中猛禽上百只。2017年,他被评为湖北省“最美野生动物守护人”。

记者了解到,救护蛇雕雏鸟并成功放飞,在武汉尚属首次。

李思敏(左一)放飞猛禽。记者李子云 摄

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杨国祥称,猛禽是生物链顶端物种,猛禽数量多,表明当地生态系统较好。保护好猛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李思敏热爱并积极参与猛禽等鸟类救护,值得点赞。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