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凯旋的救援队员送上鲜花。 记者邹前俊 摄

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转移群众。(救援队提供)

秭归退伍老兵应急救援队转移受灾群众。(救援队员提供)


【资料图】

记者邹前俊

8月8日下午5时许,在汉宜高速宜昌收费站出口处,“最美退役军人”徐廷荣等老兵自发地集结,迎接参与河北涿州抗洪抢险救援的宜昌市西陵区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队员凯旋,为逆行的英雄们送上鲜花。

至此,西陵区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点军区华海救援队、秭归退伍老兵应急救援队等参与涿州抗洪抢险的3支宜昌退役军人救援队全部凯旋。他们在河北涿州辗转8天,共救助近200人。

英雄凯旋 老兵自发迎接

天气晴朗,烈日炎炎,尽管已经是下午4时,但是阳光仍是那么强烈。

77岁的徐廷荣、黄锋雷等7名老兵自发来到汉宜高速宜昌收费站出口处,与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会合,迎接参与河北涿州抗洪抢险救援的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凯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北涿州的汛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河北涿州防汛形势严峻,能腾出时间和精力的队友组成救援队,连夜出发前往灾区。”8月1日晚10时,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队长王博将这条信息发到了队员群,迅速迎来队员响应。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志愿救援队成立以来,这十个字一直是队魂所在。6名退役军人、2名长期从事水上救援的骨干成员迅速集结,星夜奔赴涿州展开救援工作。

继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前去支援后,8月2日晚,点军区华海救援队、秭归退伍老兵应急救援队连夜赶路,奔赴河北涿州开展救援。截至8月8日,宜昌的3支退役军人救援队在涿州重灾区刁窝镇共救助受灾群众近200人。

8日下午5时,3辆载着冲锋舟,以及桨板、救生圈、救生衣、担架、发电机等救援装备的车辆缓缓驶出收费站。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是参与涿州救援,最后一支返回宜昌的救援队伍,队长王博带领队员下车,整齐列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凯旋的救援队员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并送上鲜花和水果。

潜入水里开门救助受困老人

“我们救助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印象最深刻的是救助一位瘫痪的八旬老人。”赞友退役军人志愿救援队21岁的女队员李鑫滢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抢险救灾,在充满了挑战和艰辛的行动中,让她感受到了人生不一样的意义。

李鑫滢、陆纪宇与队长王博是一组。“4日上午,我们组接到一位当地老乡的求助,说家里有两名老人被洪水围困了几天。”李鑫滢说,接到求助后,他们3人驾驶冲锋舟,在老乡指引下前往三四公里外事发地。

接近被洪水围困的房屋时,有几百米地形复杂的水域,冲锋舟无法驶入,李鑫滢等人是划着桨板靠近的。然而,房屋有个院门,洪水淹没了,目测水深约2米,门锁无法推开,“队员陆纪宇潜入水里,好不容易才把门打开。”李鑫滢说,“这一趟救助的是一对八旬老夫妻,其中老爷爷瘫痪在床,奶奶患有老年痴呆,我们把瘫痪老人抬下楼转移到桨板,再划到冲锋舟处。这一趟是我们这组救助难度最大的,单边救援行程约半小时,幸好成功将两位老人救出来了。”

队员李兆是位身高1.85米的大块头,他与女队长严若凤是一组。他俩接到有位老奶奶被困的求助后,趟着齐腰深的水,摸索着行走近百米,将老人背了出来。李兆说:“这几天连续奋战,我们转移了不少老人和小孩,救这位老人是最危险的一次。”

队长王博介绍,此行从宜昌出发8名队员,还有一名队员从石家庄出发会合,原本预计2日中午抵达涿州市,因部分路段出现拥堵,以及车辆牵引船艇无法高速行驶,最终于2日傍晚,救援队才抵达目的地。3日清晨7时许,救援队展开救援工作,队员分成3组,驾驶舟艇驶入受灾村庄转移群众。他们奋战数日,共救助100余名受困群众,以老、妇、幼居多。

趟着齐腰深的水背出哭闹老人

8月2日晚上9时,湖北秭鄂物业总经理吴林宝带着退伍老兵应急救援队的队员罗勇、王汉林、冀生辉、杨泽成一行5人,带着1艘冲锋舟、两艘皮划艇、5套救生衣,从秩归出发连夜赶路13.5小时,于8月3日上午10时30分到达涿州重灾区刁窝镇。

吴林宝说,救援一趟如果顺利的话,用时40分钟,可以将人运送到安全地带。可遇上故土难离的村民,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思想工作,那样起码一趟得1.5小时。

3日下午3时,一个大妈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嚎啕大哭,硬是舍不得离开,说:“我死也要死在这个屋里!”吴林宝急了,但又只能耐心劝说:“这屋子已经泡了两三天,说倒就会倒。如果塌到您的人了,房子还在有什么用呢?您怕东西损失了的心情我理解,但您放心,只要有人在,还挣不来吗?”说的大妈止住了哭,乖乖地让吴林宝背出来了。

吴林宝说,“在灾区,像这样的大妈大爷舍不得房子、财产的很多。大家都是耐心地一一做工作,再把他们救出来。”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吴林宝与队员们团结协作,英勇善战,顽强拼搏,共转移37名受困群众,于8月6日安全返回宜昌。

8月3日上午10点多,点军区华海救援队顺利抵达涿州。队员们没有休息片刻,立即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到,并按照指令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一起前往当地受灾严重的刁窝镇刁一村开展救援。这个村有600多户近2000位村民,了解受灾情况后救援队分成两个小组,救援队利用冲锋舟转移被困村民,将27名被困村民顺利转移至安全地带。8月7日,华海救援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平安回宜,此次救援行动他们共安全转移41名被困村民。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8日下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朱红霞带领工作人员,在汉宜高速公路宜昌收费站处迎接凯旋的救援队员。

“我每天都关注着队员们的动态,你们虽然已经没有穿军装,但是你们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冲锋在救援现场的第一线,不怕危险、不怕苦累,连续奋战,体现了心系灾区、救民危难的高尚情怀。今天大家平安归来,我感到非常欣慰。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大家辛苦啦!”在欢迎救援队员的仪式上,朱红霞深情地说,3支宜昌参与涿州抗洪抢险的退役军人救援队,充分展现了宜昌11万名退役军人的良好形象,为涿州人民做出了宜昌贡献。

“在危难之际他们自发行动起来,真正体现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神。连续几天的救援工作中,他们在温度高、环境苦,救援强度大的情况下,发挥了军人的优良作风,我为小兄弟们而感动。”77岁的徐廷荣说,救援队员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为大家,他们这次的行动不仅是代表个人,更代表了宜昌所有退伍军人,是宜昌人民的骄傲。

46岁的黄锋雷得知赞友救援队队员们凯旋的消息,专门从宜都赶到现场迎接。“不管在部队还是回到了地方,他们都保持着军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这种精神非常宝贵。今天队员们参加救援凯旋,应该有这样的仪式,让大家有归属感。”

来源:三峡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