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席地而坐’标准创建‘全国最干净城市’!”2022年5月,芜湖市委、市政府揭牌成立市干净办,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这既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一项惠民工程。
在一次次实际行动、一次次微小改变中,芜湖离“最干净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一年来,全市评选出7个“最干净街道”和140个“最干净”公共场所,城市干净指数由78.34分提高到90.34分。环卫“橙”、城管“蓝”、园林“绿”、志愿“红”,为美丽芜湖绘就一道道别致风景。
这座宜居宜业、精致繁华的城市,必将继续敞开她的怀抱,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
【资料图】
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打造“最干净城市”,看似只是针对公共环境,实际是推动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最终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以来,芜湖建立“行走芜湖”“马路办公”、城市夜查等机制,一般问题现场交办、复杂问题现场调度、突出问题重点交办。
在一次次的脚步丈量和倾听民意中,这座城市也不断发生改变——
因为网友“天马”的一次留言,531处烤鸭摊点铺设了PVC防油地垫,克服了油污飞溅的问题;
酷暑天气,群众在马路上骑行或走路,最怕等红绿灯时暴晒。于是,芜湖建成了114座景观式遮阳(雨)棚,每位行人都能在里面避阳挡雨;
64座“芜小园·口袋公园”建成开放,28座人民城市驿站让奔波的人们喝口水、歇歇脚;
…………
越来越多的城市之美,就藏在这不经意的“遇见”中。于是我们发现,缤纷色彩持续扮靓江城,美丽景致“推窗可见”。2022年,全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7.03万平方米、排查整改公厕410处、整治修复窨井盖819个、修复破损侧石1552处、清理积存油渍1028处等。
“十四五”以来,芜湖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奋力推动省域副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全力打造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同时,聚焦群众关注关切的“身边事”“心头事”,下大决心和气力一件一件解决、持之以恒解决,让更多的“最干净”“最安全”“最有序”“最文明”出现在群众身边,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于方寸之间,才能以小见大;久久为功治理城市,方能有每位市民的诗和远方。
要“最干净”,先整治“最不干净”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不干净”,传统做法是巡查、交办、督查、通报等等。但这样容易年年改、年年有、反复改、改反复,形成事实上的“脏乱差”。
所以,想让全市“最干净”,最该发力整治的就是“最不干净”场所。
2022年以来,芜湖开展“最不干净”公共场所评选,分两期对四类公共场所进行公告,把500座公厕、57座菜场、30条商业街、72条背街巷“晒”在群众面前,公开负面清单、明确推选步骤、邀请群众参与。
被评上“最不干净”的公共场所,不仅要在出入口醒目位置放置“最不干净”等标牌。整改结束后,在出入口位置设立意见箱,由所在区域群众发表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市干净办会同主管部门进行核查,决定是否摘牌。
可以想象,当市民走进家门口的菜市场,迎面看见一个“最不干净”牌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力。而这样的负面冲击力,正是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向前冲”的动力。
与此同时,芜湖还建立了“全国最干净城市”约谈机制,倒逼环境治理“比学赶超”。如果当月干净指数测评排名靠后,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要被约谈。一年来,共召开约谈会11次,累计约谈区政府6次、分管负责同志6人,约谈街道7次、主要负责同志7人。
怎样帮助排名靠后的街道争先进位?为了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干不了”等问题,市干净办创新建立“一街一策”帮扶机制。通过驻点帮扶、交叉帮扶、会诊帮扶、提级帮扶等形式,由每月干净指数测评排名第一的街道对排名末位的街道进行帮扶。目前,已完成4期帮扶行动,第5期帮扶行动开展中。前4期行动共派出帮扶人员25人,摸排发现问题997个,已全部整改,协调解决了被帮扶街道提交的60个困难问题。
向“最不干净”开刀,用“最干净”帮扶“最不干净”,彰显了芜湖的力度与决心。全市上下“你追我赶”,让“尖子生”保持名次、“中游生”更加上进、“落后生”努力追赶,最终城市里的“最不干净”将无处藏身,而“最干净”会越来越多。
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让城市干净到可以“席地而坐”,人人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
为了打造“最干净城市”,芜湖开展“您留言我来办”系列活动,“芜湖大司马”等网络大V、自媒体负责人被聘请为“最干净城市”监督员。此外,芜湖把监督评价权交给群众,每月开展干净指数测评和排名,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评判、给予约谈曝光。
城市干不干净,群众说了算。通过“我爱芜湖、我要干净、我来拍照”有奖举报活动,鼓励广大市民对一切不干净、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目前,累计收到有效举报17043条、处置16979件,整改率99.62%,授予27名热心群众“干净卫士”称号、20位热心群众“热心市民奖”。
群众广泛参与,是芜湖打造“最干净城市”关键所在。聚焦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市干净办将群众反映多次的“不干净”问题,按照“不愿改、改不好、推诿改”进行分类,再分季度列入“老不改”问题。
同时,设立了“群众验收官”深度参与监督整治“老不改”问题。针对第一季公布的40处“老不改”问题点位,9位热心市民、投诉群众代表积极参与验收。在第一季、第二季“老不改”问题清单中,列入了占道经营类问题58处;投诉总量由2022年的1158次降至2023年的55次,下降率95.25%;月均投诉量由2022年的96.5次降至2023年的10.4次,下降率89.2%。此外,主城区规范设置夜市摊点群37处,吸纳摊贩1200余人,既保障民生就业又规范市容秩序。
放眼芜湖的大街小巷,许多人正在为“最干净城市”默默努力。每天清晨,“环卫橙”迎着朝阳开始工作,为的是主城区525条道路一尘不染;“城管蓝”巧心用好“绣花功夫”,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背面之脏、背街之乱、背后之差;“园林绿”为城市“增花添彩”,全市一年来更换“小老树”863棵,完成36.2公里绿道建设;志愿“红”带头参与“最干净城市”建设,传递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
还有一些小事,吸引了满城热情。比如,芜湖发出公园道路座椅公益捐赠的倡议,不到两周时间内就收到自愿捐赠的712把“休闲座椅”,而且不断有人要求参与。“中国好人”高述红、小燕子幼儿园、市供电公司等55家志愿服务组织(团队)主动认领神山公园、银湖中路等相关区域,做好卫生维护、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劝导不文明行为等志愿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可以说,在芜湖打造“最干净城市”的过程中,处处都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声音和身影。这些声音和身影中,有我们心向往之的城市模样,有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更有每位群众的共识与心声——芜湖就是我的家!
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
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参与城市治理,我们终将“席地而坐”,共享精致繁华、近悦远来的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