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荆”春的希望与期盼,新一届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共赴2023年全国两会的“春之约”。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代表委员在一线》,对话代表委员,听听他们“想人民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履职心声。本期特约全国人大代表亢德芝。

关键词:保护与发展

讲述人: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副主任 亢德芝


【资料图】

今年全国两会上,湖北代表团提出重点议案1件、重点建议7件。其中有一份重点建议——《关于支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的建议》。这份以湖北团全团名义提出的建议事关湖北今年出台的《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刚要》。

我认为: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路径,加快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湖北担当。只有明确安全底线,才能统筹保护与发展。

一是要明确省控主要安全底线。

明确水安全底线。一是确保遇标准内洪水时,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重点水利工程防洪安全和运行安全。二是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三是统筹生活、生态及生产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和重要河湖生态流量。

明确水环境安全底线。一是保障河湖水质不恶化,确保河湖水质优良率占比不降低。二是保障城镇饮用水安全,确保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百分之百。

明确粮食安全底线。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明确生态安全底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确保重要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二是要明确流域单元内涵界定。

在划定的单元内,明确防洪、供水等水安全底线,河湖库及水源地等水环境安全底线,耕地保护红线及粮食产量等粮食安全底线,以及山、林、湖、草等生态保护底线,确定 “管控清单” ,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形成发展底图。

确保四大保护底线的前提下,统筹保护与发展,形成流域单元,即底线管控一张图。

三是要划定省级流域治理单元。

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综合考虑流域水系特点、生态格局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长江干流、汉江和清江3个一级流域。其中,长江干流流域面积9.38万平方公里,汉江流域6.24万平方公里,清江流域2.97万平方公里。

在3个一级流域基础上,结合水资源分区、重大区域战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行政区划管理等因素,将全省细分为16个二级流域片区。其中长江流域由三峡库区、黄柏河片区、沮漳河片区等9个单元组成,汉江流域由汉江丹库以上片区等4个单元组成,清江流域由3个单元组成。

四是要强化单元治理要求。

强化治山理水。以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共治,系统推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岸上岸下协同治理。因地制宜实现水系连通,畅通流域水文循环。

强化源头治理。水岸联动,强化陆域污染防治,提升废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改善河湖水环境。加强水库、堤防等隐患排查和处置,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防洪排涝安全。

强化综合统筹。统筹水安全设施建设与农业灌溉水利建设,统筹水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统筹水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五是要实行单元管理机制。

我建议从3个方面加强管理:

强化流域治理统筹。健全党政领导负责的责任体系,优化河湖长制工作平台架构,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统筹协调、考核督办作用。同步推进林长制、田长制,加强部门、区域之间协调联动、沟通衔接,强化流域综合治理的监督考核,完善流域治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建立安全底线管控动态巡查制度。全面排查危险源,建立完整的底线台账。通过信息公示、预警提醒、开竣工申报、现场核查、跟踪管理、竣工验收、违规侵占查处、保护不力问责、建立诚信档案等手段,实现对流域内安全底线划定、建设、变更等全程监管。

建立底线管控“一票否决制”。将底线管控成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体系。对于突发重大风险事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未及时整改的,相应绩效评级 “一票否决”。

来源:长江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