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不过,一则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警,让不少投资者再度绷紧了心弦。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2日消息,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Georgieva)称,2023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将受到经济衰退冲击,新的一年将“比过去一年更加艰难”。

“对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来说,2023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格奥尔基耶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这是因为美国、欧洲等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经济活动在“同时放缓”。她补充称,新冠疫情的肆虐也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IMF或很快再次削减其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通常,该机构会在2023年1月举行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其最新预测。


(相关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0月,IMF就放低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2.7%,理由是俄乌冲突的持续影响、通胀压力和美联储等全球主要央行的持续加息。1月3日,天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经济专家,就IMF最新经济展望做出解读。

“作为国际经济发展的风向标,IMF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判断势必引发多方关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鹏向天目新闻记者表示,如果IMF将这一预期定得太高,反而会引起全球经济过热,所以IMF持谨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王鹏认为,IMF持续调低全球经济预期增长速率,离不开美元的走势波动,以及美联储鹰派与鸽派的博弈。

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的美联储采取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激进的政策紧缩措施,将基准政策利率从3月份的近零水平上调至目前的4.25%-4.50%。美联储官员在2022年12月预计,利率将在2023年突破5%关口,这是自2007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水平。王鹏认为,这会对全球投资者信心和汇率市场产生重要冲击。

此外,王鹏指出,全球经济走势依然不能忽视区域冲突的影响。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不仅阻碍欧洲经济复苏,还对全球能源价格产生持续影响,石油、天然气的价格都在剧烈波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也处于不平稳的状态。”王鹏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全球来说,需求在逐步减弱,2023年消费能力其实并不是很看涨。”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也持类似观点。陈佳向天目新闻记者表示,从2022年到2023年,俄乌局势对全球经济的开局影响更为恶化。“即使其它条件不变,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也因此更加承压,所以从地缘政治平衡角度,IMF下调增长预期是符合逻辑的。”

陈佳表示,回顾2022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尤其是全球最发达的欧美资本市场,2022年的“惨烈”程度堪称近年来之最,部分板块甚至比肩2008年“大衰退”时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在持续一年多的超速加息缩表操作后,在最近才看到了通胀见顶的苗头,而这一年来的美国货币和财政等宏观操作,给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市场带来的冲击已不言自明。

“在持续误判通胀趋势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补救措施产生严重的溢出效应,给全球货币市场和国际贸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德国三十年贸易盈余国地位一朝转赤字,日韩深陷本币危机和贸易困境,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英国深陷汇市危机并引发政局动荡……这些不利局面到2023年并没有出现结构性的改善,这是IMF下调全球宏观经济增长预期的另一个深刻前提。”

不过,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佳,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在三年疫情后有望翻开新篇。

中金公司1月3日发布的预测认为,中国过去在政策调控、局部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和“稳增长”继续发力,充分发挥内需市场潜力大、改革空间足的优势,2023年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

高盛也在展望2023经济学研究中提到,在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2022年之后,中国GDP增速将加速。原因是中国的防疫政策优化意味着强劲的消费反弹、核心通胀走强以及在2023年周期性政策逐步正常化。

消费可能将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亮点。高盛认为,明年下半年,在度过重新开放初始阶段以及大部分人口适应新冠病毒的生活后,家庭消费增长可能会强劲反弹。

“中国近期体现出来的需求侧反弹令人鼓舞,从微观数据来看这种反弹极具结构性,属于趋势性因素,只要政策接续保持精准施策,中国2023年的经济成长是可以期待的。”陈佳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