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华能澜沧江公司举行鱼类增殖放流联合行动。 供图

南涧彝族自治县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通讯员 适志宏 张朝荣 摄

昭通市发放环保宣传册。记者 沈迅 摄

6月5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昆明环境资源法庭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通报云南法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情况,并发布2022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云南法院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省情,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依法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38250件,先后有23个案例及裁判文书在全国获奖。全省法院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审判执行机制。5年来,判令侵权人增殖放流鱼苗622691尾,异地补种树木24574株,支付生态赔偿金5843.77万元。

云南全省法院还积极探索构建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制度,实行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2021年9月,昆明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三家、西南地区首家集中管辖全省中院环资案件的法庭。一年多来,该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各类环资案件375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已形成以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昆明环境资源法庭、38家基层法院为主的“1+1+38”的环资案件审判组织体系。2022年,全国首个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绿孔雀法律保护巡回审判点、中国犀鸟谷生态保护法律服务点,成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司法保护的亮丽名片。

云南省高院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类型,涉及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及环境治理等相关领域,生态要素多、保护范围广、程序复合性强,展现了云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特色,集中体现了环境资源审判的专业要求和功能作用。

当天,昆明环境资源法庭还与安宁市政府、安宁市人民法院共建“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着力构建集生态修复、执法办案、理论调研、法治宣传、警示教育、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环资司法实践新高地。(记者 邓清文 陈晓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