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名单,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3所高校共9个项目获批。其中,东南大学新增“日语+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会计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法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双学士学位,至此,总数达到6个,位列全省第一。

江苏省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江苏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而推出的重要改革举措。


(资料图)

“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主要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与“经济学”两个国家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优势资源,打破专业壁垒、重构知识体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苏志刚介绍,“一方面,需要传统能源的碳减排、新能源的碳零排及碳负排等技术层面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经济、政策等上层建筑的引导与规划,涵盖碳足迹分析、碳排放预测、碳资源分析与管理及碳市场交易等全过程要素。据我所知,我们此次新增的这一专业,是全国首个全链条服务‘双碳’战略目标而设,直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今年,东南大学还推出省内首个获批的“网络空间安全+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面向国家“网络强国”“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需要和新时期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人才重大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整合专业核心课,增设跨学科交叉选修课,在夯实通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网络空间安全和法学知识双线并行。”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陈立全说。

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此次新增的双学士学位专业紧贴时代步伐、对接社会需求。

疫情期间的病毒溯源工作涉及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两方面知识背景,是跨学科融合应用落地的一个较近的现实案例。在这一背景下,“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运而生。

“对该专业进行调研论证时,我们发现国内目前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需求人数在10万以上。”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韩俊海介绍,该项目将整合两个专业的国内外合作基地和项目,鼓励并支持本项目的学生跨区域的交流,强化专业实践。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机器人可以替代财务流程中录入信息、合并数据等手工操作,还可以管理和监控自动化财务流程,识别财务流程中的优化点。这种形式下,会计学专业将如何发展?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江其玟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繁琐枯燥的原始凭证录入等工作,从而解放人力,让他们去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更重要的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帮助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此次新增的‘会计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主要面向数智化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竞赛与企业需求项目式、实验室团队式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与能力、能胜任会计业务处理、会计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基于智慧会计的管理决策支持和咨询、会计学术研究等工作,具有突出竞争力并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复合型人才。”江其玟说。

去年5月,东南大学首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英语+信息工程”获批,经过普通高考录取和面向外国语学校保送生的二次选拔,共有24名学生成功入选。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陈文雪说:“二次选拔中,卷面考试会更侧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学科基础知识,面试阶段则采用全英文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重点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沟通和领导能力。”

一年下来,学生体验如何?陈文雪说,“由于招收的学生均为高中理工方向,且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只安排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总体上看,学生反应较好;此外,学生当前使用的高等数学、电路基础等教材均为全英文,英语基础课同样进行了整合。总的来说,第一年的课程并没有安排得过分饱满,但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4年学制的基础上,双学士学位专业比单一专业增加10个学分,同时实验学时也有相应增加。”

记者注意到,“英语+信息工程”不仅注重学生适应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信息工程这一强势工科,今年新增的“日语+电子科学与技术”同样如此。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陆薇薇表示,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长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光电技术、微纳制造等领域急需相关专业类人才介入,本项目可以培养胜任对日技术合作的人才。

据悉,加上去年开设的“英语+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东南大学6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都将于今年招生,每个项目拟开设一个班,招生总人数将超过百人。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通讯员/唐瑭 编辑/汪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