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用好“劳模”“工匠”先锋资源,组建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让银发志愿者们老有所为、余热生辉—— 

银龄劳模赋能乡村振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苏报驻常熟记者 陈洁

近日,在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一群银发志愿者走进村庄各地,开展“净美家园我负责”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的基层力量,碧溪街道总工会发挥组织优势,用好“劳模”“工匠”先锋资源,引领乡村建设出彩出新。

2020年,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成立,现有志愿者16人,平均年龄65岁,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带头开展垃圾分类、乡村整洁、农业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把劳模精神、榜样力量传递到每个角落,促进银龄劳模老有所为,真正让“银龄”志愿成为乡村发展的引领力量。

净美家园“亮新颜”

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退岗不褪色,退职不退责,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年初,银龄劳模志愿者通过走访调研,详细记录基层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针对群众提出的村级主要道路路面不宽,过路货车造成两侧绿化泥地扬尘问题,开展议事座谈,并向村委会提议,在李袁中路、李袁路、青年路三条主要道路两侧安装反光栏杆,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该提议获得基层群众一致好评,惠及周边152户农户,1300余名群众。

今年“五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常熟市“工会出新·劳模出力·乡村出彩”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净美家园我负责”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精神,个个干劲十足,拿起铁锹、火钳等工具,对村庄路旁、草坪、房前屋后暴露性垃圾、堆积杂物等进行清理。

同时,积极开展“户宣文明”志愿行动,分组入户进行面对面的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清理垃圾杂物,爱护环境卫生,共建净美家园,全面推动乡村人居生态振兴。

文化下乡“接地气”

在碧溪街道,有一支家喻户晓的文艺队伍——李袁村常青藤艺术队,71岁的队长袁祖成正是碧溪街道劳模分会会长。

为丰富本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袁祖成率队重组常青藤艺术队,吸纳村里有空闲时间、热爱文艺活动的中老年人加入。目前,常青藤艺术队已有常驻成员31人,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62岁,年纪最大的达72岁。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常青藤艺术队创新“定时上班”打卡模式,利用晚间六点到九点开放排练阵地,在互相交流、学习的火热氛围中,激活民俗文化发展的一池春水。

“我们的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大多取材于身边人、身边事,通过老百姓喜欢的形式,比如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认真宣传党的政策、身边的好典型,很受村民欢迎。”袁祖成说。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常青藤艺术队是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下设的特色分支团队之一,除了这支队伍,银龄劳模志愿者们还组建了门球队、读书会等,深入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利用好村级文化阵地,全面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带动群众“共致富”

在常熟通港路北侧,有一片连绵起伏的葡萄园,李袁村吉礼葡萄家庭农场农场主陈建江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他曾培育出单株挂果超千串的“江南葡萄王”,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作为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农业技术指导带头人,陈建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区域内农业劳模以“吉礼葡萄”为阵地,常态化为周边的葡萄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特别是针对春季果树修剪、夏季果树防虫等注意事项进行一对一耐心指导,助力区域果农增产提质。

在乡村振兴一线,银龄劳模志愿者们靠前勤为,带动乡亲们一起苦干实干。如今,银龄劳模志愿者陈建江已成为果农们眼中的“活教材”,他带领着区域农户以苦干实干的劳模精神、匠心精神,蹚出了一条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甜蜜致富增收路。

亮初心传承劳模精神,践使命推进乡村发展。李袁村银龄劳模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农村为服务区域,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弘扬劳模精神,主动作为、积极善为、靠前勤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跟着劳模做志愿,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劳模力量,真正实现以“劳模精神”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走上乡村发展的快车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