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圩区基本建成,抗涝能力大大提升
苏报讯(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近日,苏州高新区通安镇防洪排涝工程完成3座闸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这标志着通安圩区基本建成,且基本具备防洪排涝和引清调水的功能。据悉,待闸站全面交付使用后,通安镇整体抗涝能力将大大提升。
近年来,每到汛期,通安老镇区内涝问题多发。究其原因,除了老镇区大部分地面高程在外河设计洪水位以下,汛期极易受南部大阳山山水下泄以及京杭大运河高水位影响外,老镇区雨污水管网铺设年代较久,无法及时排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老镇区防洪排涝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安镇“对症下药”,在综合考虑了圩区骨干排水河道、河道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后,2020年底启动了通安老镇区防洪排涝工程。
据介绍,此次工程确定项目共建设9座防洪闸(站),其中3座排涝闸站,6座节制闸,设防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目前9座闸(站)除黄石板河闸站外电暂未接入外,其余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可投入使用。近期12号超强台风“梅花”过境带来强降雨,工作人员通过闸站内自动化监测平台时刻关注镇区主要河道水情,结合京杭大运河、浒光运河和内河水位情况,适时启用防洪大包围闸站,提前预降区域河网水位,大大减轻了内涝压力。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开始,通安镇在全面排查管网堵塞、错接、破损、渗漏等功能性、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全镇27条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修复工程,并将成果纳入管网GIS信息系统管理,提升污水治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污水输送系统完整完好,大幅度减少外水进入量和污水外渗。
据悉,在接下来的河道水治理攻坚行动中,通安镇将在实现内涝治理目标的同时,紧紧围绕“截、治、清、补、管”五大方面,多管齐下,科学系统开展河道治理,稳步改善河道水环境,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