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姑苏区虎丘街道清塘新村防疫卡点,吴学东正在开展抗疫志愿服务。记者 张健摄

本报讯(记者 刘达 通讯员 秦倩)夜里10点多,还守在电脑前回复教学群里学生的咨询信息,早上5点不到就醒来,查看当天是否有最新的志愿服务工作消息……这是全国劳模吴学东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来的生活状态。昨天早上5点,全国劳模吴学东和妻子梁秀珍准时到社区报到,按当天的排班表,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志愿者都非常辛苦,但都毫无怨言,特别是一些年纪比我还要大的志愿者,都是我要学习的榜样。”与一群优秀的志愿者“并肩作战”,吴学东充满了干劲。

吴学东是一家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老师,也是全国劳模。在抗疫战打响的第一时间,他便主动请缨加入清塘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队伍中,“白天做志愿服务,晚上回到家线上授课解惑,说起来,妻子还是我入志愿队的引路人,她是个老志愿者,觉得我应该为疫情防控出出力。我能兼顾好两头,把志愿服务与教学交流的时间错开,尽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对于能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吴学东感到十分荣幸, “早上5点,我们到社区集合待命,随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有时我俩会不约而同地做回好搭档,打好配合战。”尽管工作忙碌,吴学东和妻子却总能配合默契,有时还会“隔空”互相鼓励,随着新一轮工作的安排,他俩分头行动且又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从居住楼栋的“召集组长”、到核酸检测队伍的“维护者”、卡口执勤的“卫士”,以及配送防疫物资的“接洽人”……连日来,吴学东一次次披上“战”衣,拿起装备,奋战在抗疫一线。在卡口执勤这几天,由于工作时长和强度较大,穿了近7个多小时的防护服,工作结束脱下时,耳朵已因防护口罩戴得太久被挂得生疼,额上也因头套、面屏罩太久留下了一道深痕。

“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每天都要这样坚守,我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不易,感触到一种看似平凡的伟大。”吴学东认为工作中他是老师,也被人称之为“劳模”,在志愿服务中,他更要以实际行动彰显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 “尽自己一份力,为他人送上温暖。”这是吴学东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随着疫情攻坚战的持续,他和妻子的志愿服务仍将继续下去,他也坚信:只要大家都尽己所能为防疫出一份力,终会见到绚丽如初的春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