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朱雪芬)疫情之下,大量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战疫英雄。同时,在另一条战线上,心理疏导志愿者默默守护,为群众纾解焦虑情绪,筑起心理防护墙。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本轮疫情发生后,已有1500多名心理疏导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760余场次。

“一个多月来,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经常从凌晨4点一直忙到深夜。不仅身体疲惫,内心的焦虑也与日俱增。”面对“为您戴上‘心灵口罩’”志愿服务队的心理疏导志愿者,虎丘路社区工作人员曹静倾诉了憋在心里的焦虑和苦恼。针对她的情况,心理咨询师讲解了如何做好战疫期间的心理调适、情绪疏导等内容。一番开导后,曹静感觉状态好了许多。

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一线。长时间持续的疫情防控工作让部分人员的身体十分疲劳,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受到影响。为此,姑苏区90余名心理疏导志愿者组成的“为您戴上‘心灵口罩’”志愿服务队,聆听社工心声,给予情绪抚慰,守护他们的心灵健康。

除了社工,疫情影响带来的生活变化,也让普通市民出现了一些与平时不一样的心理及行为反应。2月18日,“我和我·城市灯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紧急上线心理咨询服务,由苏州工业园区志愿者协会携手“暖宝宝”心理志愿服务队,为市民和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通过线上平台,用专业知识为市民在线解忧。

王尔东是该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我和我·城市灯塔”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一对一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团体心理辅导、休息导引、情绪疏导、减压赋能、“我要学习”六大方面,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扫描二维码进群,接受不同的心理疏导服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帮助大家排解焦虑、恐慌等情绪。”王尔东说,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上线以来,已完成一对一咨询31人次、团体心理辅导172人次,进行志愿者培训359人次,为志愿者开展督导20人次。

“妈妈老是对我发脾气,我该怎么办?”“孩子上网课不自觉,我忍不住发火。”……疫情期间,不少未成年人和家长致电“苏老师热线”,咨询类似问题。据统计,2月14日至3月31日,“苏老师热线”接听电话345个,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0个。来电咨询问题位居前三的是亲子沟通问题、学习问题、情绪及行为问题。“学校暂停线下教育,学生对网课不适应,缺乏自律,有的家长居家办公,临时充当老师的角色来管教孩子学习,在工作和管孩子的双重压力下难免形成冲突。”袁园是“苏老师热线”的一名志愿者,在她的接线对象中,以烦躁的孩子和焦虑的父母为主。作为志愿者,她总是耐心听对方倾诉,用耐心和爱心为他们解开心中郁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