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沿途美景的几十本旅行日记。 记者 王可摄
本报记者 王可
“早上6时,当满天的星星还眨着眼睛时,我们的大巴已经离开了奎屯。当车快到赛里木湖时,我们远眺深蓝色的湖水,仿佛洁白的雪山下铺了一块大大的地毯,真是大自然的恩典!”昨天,詹钰雯带着几十本旅行日记,与邻居分享美文、美图,邀他们“云旅游”。写下如此美文的詹钰雯,并非常见的年轻旅游博主,而是一位苏州阿婆。
很多人都有过环游世界的梦想。当你还在畅想诗和远方的时候,70岁的詹钰雯已经实现了“寻梦环游记”——她和老伴“打卡”全世界旅游目的地,还饱含深情地写下几万字旅行日记。
为晚年生活留下最美印迹
七旬老夫妇书写“寻梦环游记”
詹钰雯住在姑苏区平江街道西北街158号,退休以前在园林系统工作。她和老伴刘其明到了花甲之年才开始寻梦环游。“退休以后,我俩琢磨如何充实地度过晚年生活。除了常规的读报、锻炼,走出去看世界燃起了我们对新生活的希冀,我们想以这种方式为晚年生活留下最美印迹。”詹钰雯说。
七彩云南、多彩贵州、热辣重庆……詹钰雯、刘其明充分领略了祖国西南的绚丽浪漫,用照片记录沿途美景。回苏后他们仔细琢磨,照片会渐渐泛黄,但文字却像酒越陈越香。于是,在此后的旅行中,夫妇二人以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旅途经历、心得体会、沿途开销。不论行程有多累,熬夜也要将当天的旅行体会认真写到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十多年来,国内除了西藏地区以外,都留下了他们相携而行的足迹。这些美景也留存在他们的游记中——“千年以前,在生产力那么落后的年代,劳动人民创造出莫高窟这样的瑰宝,着实不易”“太阳慢慢强烈了,湖水的颜色受阳光照射,淡了些,逐步泛白,湖中阵阵浪花就像满湖洒了小小的银子”……充满细节的游记里,皆是夫妇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依恋。
他们还到过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共计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到美国旅游的时候,因为时差,头很疼,但我们还是坚持熬夜把每天的旅行体会记在本子上。”翻开詹钰雯的旅行日记,在马来西亚篇中,她以“缆车惊魂”为题,写下缆车被雷击而遭遇断电的惊险过程。若不是这本游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段经历恐怕早就忘了!
有遗憾也有不满意
旅行日记成身边人的“出行宝典”
几十本旅行日记中,詹钰雯、刘其明不仅记录了沿途美景,还详细记下景点特色、往返路线、天气和老年人旅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节假日不出门;去国外旅游,要在外套里穿一件小马甲,口袋越多越好,可以防止扒窃;在国外进公共厕所,大多需要收费,费用在1欧元左右,尽量在沿途的加油站解决,如果有人刚好要买饮料喝,可以“蹭”着在饮料店“方便”一下……“这些经验让我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詹钰雯说。
然而旅行中也有让老人不满意的地方,在他们的日记里也得到体现。比如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个自费项目“涅瓦河游船”,沿途风景是好,但是歌舞表演实在有些敷衍,没有艺术性,夫妇俩用“不堪一看”来形容;到罗马时,他们本想在许愿池许个愿,无奈的是景点周边人太多,又缺乏秩序,只得悻悻而归;乘坐贡多拉游览威尼斯时,有些河段的水是臭的,“和苏州的水质完全不能比”……
如今因为疫情,身边很多朋友、老同事都不能出远门,不少人来到詹钰雯家里,翻看游记、分享故事也成了二人招待客人的特殊方式。他们拿着这些“出行宝典”同大家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和经验,支着如何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坚持写游记能拓展旅游的深度广度
有意识地融入当地生活
接受记者采访时,詹钰雯、刘其明夫妇如此阐述写旅行日记的初衷:“坚持写游记,一方面是对我们晚年旅游生活的记录,另一方面也是旅游品质的升华,拓展了旅游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写好游记,在游玩时,常需要他们用更多的观感、触感去体验、感受,观察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等,有意识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在詹钰雯看来,旅行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了解时代潮流的方式。“一般来说,喜欢旅游的老人很难和时代脱节,为了提升旅行体验,大家总在不断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