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编织“警察梦” 12年来他细致严谨精益求精—— 

奔跑在刑侦路上的“追梦人”

邢镱镜(中)与同事在交流。警方供图

本报记者 璩介力

本报通讯员 吴梦琦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阳澄湖半岛派出所副所长邢镱镜的生日。昨天,父亲给他发来消息:“明天生日了,记得回家吃饭。”1988年出生的邢镱镜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而这个梦正是源于自己的父亲。从警12年,他沿着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在刑侦路上不断向前奔跑的“追梦人”。

童年记忆让他立志从警

追梦路上永不言弃

邢镱镜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小时候,他曾亲眼目睹父亲在寒冷的冬夜,安抚迷路的群众,帮助联系家人;听到单位的叔叔讲述父亲在烈日下背起晕倒路边的群众送至医院;看到父亲在苏州发大水的危急时刻奋不顾身跳进水中……邢镱镜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警察这个职业和那身笔挺的制服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凭着这一腔的热情,邢镱镜埋头苦学,多年后,他也成为了一名警察。

“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邢镱镜深切地感受到公安工作的不易,尤其在各类执法办案问题前,他感到力不从心。为此他沉下心,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先后入选了市局执法办案指导服务组,取得了复议应诉人员资格,通过了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同时也成了一名兼职外事警官。

小案件里也有大民生

绝不放过蛛丝马迹

邢镱镜办公桌角落里放着一双破了的鞋子,他拿起来拍了张照片笑道:“这是我去年走破的一双鞋,需要纪念一下。”去年5月,所里侦办一起电信诈骗时,获得一条重要线索,需要立即开展侦查工作。为早一天掌握证据,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邢镱镜和同事跨省赶往福建展开抓捕工作。

由于涉案人员较多,当地交通条件差,地形特殊,多以山路为主,邢镱镜穿着黑皮鞋来回步行数日,在当地警方协助下,成功找到嫌疑人的落脚点,将4名涉嫌帮信罪的嫌疑男子全部抓获归案,无一漏网。回到苏州的那天,他才发现黑皮鞋的鞋底早已磨破。去年以来,邢镱镜共参与侦办重大案件20余起,出差六省累计700个小时,抓获嫌疑人20余名。

从警十二年来,邢镱镜始终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不仅屡破多起大案要案,还非常重视“盗抢骗”等侵财类民生“小案”。在他看来,小案件里有大民生。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起民生案件,不放过任何一条细微线索,想方设法多追赃、多挽损,努力将受害群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2021年11月,辖区某机械厂负责人办公室的保险箱失窃,损失2万余元。邢镱镜勘查现场后发现公司大门是密码锁,无明显撬痕,根据经验判断肯定是熟人作案,且作案时间为夜晚无人时分,便对公司门口的监控一帧一帧进行回放。“好嘞!总算给我逮到了!”视频中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环顾四周后,便打开了该公司大门。掌握到男子的体貌特征,邢镱镜与同事对厂里20多名员工进行询问排摸,最终确认嫌疑男子是几个月前离职的男子刘某。刘某到案后拒不交代,邢镱镜对其开展心理工作,很快攻破刘某心理防线,当场承认盗窃保险箱的犯罪事实。

“邢笔记”精益求精

刑侦精神代代相传

“工作踏实、责任心强”是同事们对邢镱镜的一致评价。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研究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先进单位工作经验,侦办的案件被列为“免检产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工作有想法、肯钻研、敢创新。外号“邢笔记”的他从警以来用掉了20多本200多页的笔记本,每个笔记本上都记满了案件信息与分析思路。随时随地记录、每天进行小结、每起案件总结,这些都成了他的工作习惯。

工作之余,邢镱镜常会给执法办案民警们上课。他常说,民警不能单打独斗,刑侦精神要代代相传。执法办案队有时会遇到一些疑难案件拿捏不准,甚至是毫无头绪,邢镱镜就用典型案例剖析、实战场景模拟等形式每周一召集大家一起学习。针对年轻民警缺乏办案经验、技巧不足等问题,他翻阅大量案件资料和检察院纠违文书,精心编辑《刑事案件常见100个错误》,从实体证据收集、诉讼、案件认定及处理等角度归纳总结。在他的带动下,同事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帧帧回看监控,一沓沓厚厚案卷,一次次伸张正义,一年年守护平安,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外表下,总藏着细致入微、稳重有度的性格。邢镱镜说:“穿上这身警服,就得有责任担当,做一名踏踏实实、有理想信念的人民警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