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和他收藏的部分老相机。

本报记者 吴涛

每一部老相机,都定格了当年的故事。“怀揣”着那些年的珍贵档案和流逝岁月的见证,在它们身上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本期“故事苏州”主人公张亮对老相机情有独钟,他说,老相机留住的是光与影的记忆,因为每一部里都装着一个时代。

可以逆转的时光机器

走进张亮的办公室,办公桌一角摆放了十几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老式照相机,这些照相机造型各异,大部分是金属质地,端在手里特别有分量。如同可以逆转的时光机器,它们以一种缄默式的庄严,应对好奇的目光,将参观者的记忆拉回到过往。

“我不算什么收藏家,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业余爱好者。真正有故事的,是这里的每一部照相机。”张亮说,自己和老相机结缘,走上收藏之路,要从小时候说起。“80后”的张亮,小时候放学必经观前街的文化摄影器材商店,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照相机总能拖住他的脚步。那个年代,一部照相机几百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是彻头彻尾的“奢侈品”。少年时代的张亮只能用渴望的目光一遍遍“抚摸”那些锃亮的照相机,想象着装上胶卷,按动快门,拍到好看的照片……

上大学以后,张亮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照相机,那时没有任何参数可供参考,他只能参照胶卷外包装所注明的曝光组合,拍摄了很多照片。“没想到照片冲洗后,构图得当、张张清晰,得到了周围同学朋友的赞赏,那种自豪感尽管已过了很多年,依然记忆犹新。”

随着数码科技的普及,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张亮手中的机械相机也换成了数码相机。直到几年前,在和几个朋友聚会交流时,友人带了一部老式相机,兴奋的张亮忍不住把玩,他一下子就被相机金属的机身和精密的构造迷住了。“看到这部老相机,那种刚开始摄影时的感觉,仿佛又回来了。喜欢摄影的人,照相机就像不可割舍的老朋友一样,渐渐地我就重新开始关注老相机,并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机型。”

老相机琳琅满目。记者 吴涛摄

时代更替中收藏经典

六七年时间里,张亮收藏了几十部老旧相机,从国产的海鸥、虎丘、珠江,到国外的柯达、徕卡、美能达、奥林巴斯等品牌,其中不少是珍贵机型。“真要感谢这个时代!在这个数码和胶片相机更替的时代,才可能让我有机会收藏到这些经典的珍品。”为了这些收藏,张亮访遍了二手相机网店和国内外的二手相机交流论坛。

张亮比较喜欢收藏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相机,“它们制作都很古典、精致,带有非常强烈的时代设计感。”说起这些照相机,张亮如数家珍,他几乎记得每台机器上所有的细节。“看过电视剧《潜伏》吗?我有一部和剧中余则成偷拍情报的那种相机类似的间谍相机,甚至比那个还要灵巧。”张亮随手拿起了一部模样怪异的相机,“这是日本美能达-16 MG-S相机,上世纪70年代生产,金属机身,机械快门。由于它灵巧的机身和优质的成像,常被特工和间谍用于特殊任务,可以说是个比较独特的藏品。”张亮说。

收藏的常被特工使用的美能达-16 MG-S相机。

在众多老相机中,张亮最珍爱的是一部瑞典哈苏公司生产的哈苏503cw中画幅相机,“这是哈苏500系列的最后一代机型,1969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首航月球,那张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哈苏相机从此名声显赫。”

“这部机器采用的是腰平取景方式。”张亮说,在中画幅相机的发展史上,哈苏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外形设计几十年很少变化,但内部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增加,演绎出众多新机型。“后来,哈苏500系列相机成了收藏界的宠儿,我也是通过好几个朋友帮忙,才收到这一部的,尽管从出厂到今天已经快30年了,但这部机器各项功能依旧很正常,还能清晰成像,这可是我众多藏品中最珍贵的一部!”

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机械相机发出的干脆、清晰的快门声。每一次拍摄,我最喜欢听的就是那一声‘咔嚓’。”张亮觉得,使用机械相机拍照,需要自己观察光线调整快门、光圈,转动对焦转轮进行对焦。当完成构图后,才会按下快门。“相比较数码相机的自动操作,我更享受这样的过程。”

每部相机收回来,张亮都要做详细的背景查询和记录,登记造册,以便日后查询。他在收藏过程中细细揣摩,“老相机的魅力就是,你用一部几十年前的双镜头相机现在也能拍出那么精致的照片,真是震撼人心。拆开仔细欣赏,你会发现每一部相机是如此的精密,每一颗螺丝的结合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

老相机收藏集光学、机械、化学于一体,需要丰富的知识。除了收藏,张亮还搭建了暗房,自己动手配制药水,冲洗胶卷,放大照片。他还经常背着老相机到附近的街巷去转转,将那些老房子、泥泞的路以及太阳底下晒太阳的人用胶卷记录下来……用胶片记录瞬间,更能体现照片的历史沧桑感。

“相机收藏已让我品味到了无穷的乐趣,也让我的生活五光十色。”尽管现在单反相机功能强大,张亮还是更钟爱老相机,而收藏老相机慢慢也成了一种潮流。通过网络,他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的相机迷,大家经常聊聊老相机的话题,或组织用老相机一起外出采风。“来到这个圈子里,我一下子发现身边的同道很多,在我们的‘摄友’中,既有50、60后的‘老法师’,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成了亲密的朋友。”让张亮倍感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放下数码相机,选择胶片相机拍摄。他们享受这样缓慢的拍摄乐趣,享受照片冲洗的过程,享受黑白分明或是色泽艳丽的照片质感。

在张亮看来,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各有优势,但老相机胶片错一张就无可挽回,必须考虑成熟才按快门,所以他更喜欢老相机这种让人谨慎的感觉。工作之余,张亮总爱擦拭这些老相机,然后透过镜头看着外边的街道,听金属齿轮旋转的声音。

有朋友曾问张亮:“你收这些老相机是为什么呢?”他说:“瞬间记录人生的照相机也需要有人去记录它们的‘一生’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