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问题,督促解决,推动形成一批机制,也期待您的参与,共同把好事做得更好、实事做得更实—— 

□苏报记者 鲍 旺

每一期曝光,力争满足一个期许,推动一件实事落地。自2020年3月开办以来,“96466曝光台”推出报道及跟踪118期,关注的问题涉及营商环境、作风效能、安全生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交通文明等内容。

过去的一年里,在广大读者的肯定和鼓励下,以及各地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中,“96466曝光台”继续履行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揭露问题,督促解决,并且推动形成了一批机制;新的一年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探寻城市发展中的短板、社会治理中的漏洞、群众生活中的不足,让问题浮出水面,将问题一追到底,用监督之力推动向好。我们也期待您的参与,共同把好事做得更好、实事做得更实。

用监督之力,让营商环境更优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不仅有助于促进发展,也利于改善民生。苏报“96466曝光台”栏目推出以来,就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位于苏同黎公路上的大姚桥,地处吴江区与吴中区两区交界,是沟通两区交通的重要设施。然而2021年3月不断有市民反映,自苏同黎公路改造以来,两年多过去了,虽大姚桥两头的地面道路基本完工,但桥面迟迟不通车,不仅两边的市民着急,搬迁至附近的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有大量商户迫切希望大姚桥尽早通车。于是,不断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期盼桥面尽快通车,但迟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接到群众反映后,“96466曝光台”栏目记者多次实地走访,现场体验因桥不通车给两头市民造成的不便。记者报道后,吴江区和吴中区的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对接,共同现场踏勘,并制定加快通车的具体措施。

近日,栏目记者进行回访,吴江区的王先生连称大姚桥通车后极大改善了他的出行。他在苏州工业园区上班,大姚桥不通车时,需从高速公路绕行,不仅耗时,出行成本也有所增大。“通车后,可以节省10分钟左右,也不需要付过路费了,从家到单位的距离感,也没那么远了。”

被“疏通”的,还有姑苏区的苏定路建设工程。该段道路东段已完成近三分之二,却因上千平方米的集装箱“钉子户”,而无法推进建设。道路无法完工,则交通不畅,附近几个新楼盘的业主更为着急,眼看即将交房,可家门口的道路迟迟建不好,显然会对生活造成不便。

急市民所急,“96466曝光台”栏目记者探访“钉子户”,对其迟迟不搬离的真实原因作了调查,并理清了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多个部门会同制定整改方案。前不久,占道乱堆放的集装箱等被清理,施工单位进场恢复施工。“在交房前看到道路恢复施工,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苏定路旁中骏天荟的业主朱女士在面对栏目记者回访时说。

用监督之力,让山更青水更绿

到现在10个月过去了,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白沙头图村那口水池里的水,不再发臭,也不见有污水流入了。多年前村里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后,水池池水逐渐变得浑浊,成了“臭水潭”。此后村民反映过多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到场查看过,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村民的烦恼经苏报“96466曝光台”报道,引起了村委会及镇水利站的重视。针对问题,村委会及水利站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将村民庭院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归入污水管网,排查并疏通雨水边井和管道,对水池清淤并安装活水泵提高水体流动性。

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很快起到了效果。此后,栏目记者多次跟踪回访,见证了水池水质改善的过程。如今,村民的烦恼没了,而正是通过曝光水池带来的烦恼,全村的排水管网接受了一次“体检”和整改,管网获得改进,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在苏州城西北,位于高新区与相城区交界处的九图村,本是僻静乡村,却曾长期成为工业垃圾的偷倒地。“一堆堆发黄变脆的海绵包装箱直接扔在树下,用过的油漆罐、化肥袋、嵌缝膏、鱼用膨化饲料等藏进灌木丛,一包包塑料袋装好的工业废土随意丢弃,快餐盒、易拉罐、饮料瓶等生活垃圾混迹其中……”在现场调查时,栏目记者看到的一幕幕触目惊心。究其原因,是该区域相对僻静,且处于两个区的交界处,而发现问题后,高新区九图村及隔壁相城区胡湾村会及时清理,但未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问题陷入了“偷倒—清理—偷倒”的怪圈。

“96466曝光台”暴露了问题根源,两地立即着手细化了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范围,构建起了共同治理格局,防止垃圾偷倒现象再出现,维护好村容村貌。

正因环境问题事关百姓生活质量,事关绿色可持续发展,近一年来,苏报“96466曝光台”栏目记者始终关注生态文明,进乡村、进小区、进山林,暴露问题,揭露短板,推动对身边的环境共建共享共保护。

用监督之力,让城市更文明

创建城市文明,要杜绝不文明现象,而曝光,是规范不文明行为的主要抓手之一。2021年以来,苏报“96466曝光台”就关注了多种不文明现象,通过曝光问题,规范了行为,维护了城市形象。

人力三轮车,是苏州古城区的一大特色服务,是市民出行工具之一,也是不少外来游客的体验项目。2021年7月,从深圳来苏州旅游的李女士乘坐人力三轮车,听了车夫的推销,结果花了钱,却费时费力参加了“购物游”。李女士气不过,向苏报“96466曝光台”投诉。栏目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与李女士有相同遭遇的游客不在少数,存在推销“购物游”、拒载等行为的人力三轮车并非个例,近年来被大力整治的旅游市场乱象有所回潮。

在“96466曝光台”栏目曝光过后,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文旅、城管、公安等部门建立了综合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打击。此后,人力三轮车以及相关旅行社的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的不规范、不文明行为也及时得到了遏制。

东崦湖,吴中区光福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然而2021年10月,湖边成群无视“禁止垂钓”警示牌的偷钓者,破坏着水域生态,更在给景区“抹黑”。警示牌为何会形同虚设?据记者调查,执法人员与偷钓者之间,好比“躲猫猫”,对偷钓乱象,亟须下“真功夫”。对此问题,相关部门召开了联席会议,开展联动处置行动,下“真功夫”,制定了长效管理方案。如今在高频次巡查整治下,东崦湖周边不再出现偷钓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用监督之力,让安全感更强

安全也是生产力。农贸市场通道不畅、木材市场私接电线、建材市场“飞线”充电、小区消防设施缺失等,2021年以来,苏报“96466曝光台”接到的多起举报事关安全问题,栏目记者均开展实地调查,督促整改。

2021年6月,栏目记者前往常熟市黄山路的农副产品交易城,通过仔细实地走访,确认市民所反映的问题属实,该市场确实存在着公共通道秩序混乱、消防通道不畅、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面对问题,市场管理方坦诚面对,道出管理上的不足和难处。于是针对安全隐患,栏目报道虽是曝光,却也对问题作了逐一梳理,并结合各部门回应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对照“96466曝光台”监督内容,市场主管单位召开综合整治部署会,加强长效管理,建立“红灰榜”积分制度,逐步消除原有隐患,经营户和周边居民的安全感也获得了提升。

2021年7月,昆山市张浦镇鑫阳路上的一家废旧木材回收企业,也在曝光后消除了诸多隐患,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此前,该市场存在“5S”管理缺失问题,已是当地主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并经历过多次整治行动,但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违规行为有所“回潮”。问题经曝光,推动当地多个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立即落实。

由此,原本屡有反复的安全隐患,在大规模整治下,得到了消除,同时执法部门更大力度更密集的巡查,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使经营者在加强安全生产方面有了更多责任意识和主动作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