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一号工程”建设新机遇,吴中区甪直镇广大党员不断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
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苏报驻吴中区首席记者 陆宇其 苏报通讯员 胡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吴中区甪直镇充分把握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一号工程”发展新机遇,不断探索“领甪先锋”驿站、基层治理模式、行动支部工作法从创新实践到经验成果的转化,引导广大党员聚焦任务重点、贴近基层民生,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不断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今年以来,甪直镇全镇各三级网格累计接到群众反馈问题10295件,办结9930件,办结率96.45%,满意率98.18%,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充分显现,在服务群众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
把“领甪先锋”驿站建成凝聚网格共识的“民心岛”
近日,甪直镇澄湖村党委邀请党员及村民代表,召开了一次网格议事会,针对村民土地回收后“无地可种”的问题,广泛向网格党员、村民征集解决建议。
经过广泛讨论,议事会建议村党委在回收的土地中适当开辟“零星种植区”,有需要的村民向村党委申请认领“一分田”,这样既能提高回收土地中“边边角角”的利用率,又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种植需求,提议立即收获了广大村民的支持。
网格里的问题,回归网格找答案往往最见效。“领甪先锋”驿站为党群网格议事、服务基层治理提供了家门口的阵地。“对‘一分田’的选址和规范管理,我们网格还要再开会,村里为我们着想,我们也不好怠慢。”网格老党员戴道生在议事会上带头说。
今年年底,澄湖村党委位于张林南网格、西庄南网格的2处“领甪先锋”驿站即将建成投用,驿站将发挥“小村会客厅”功能,为2个三级网格内的420余户村民、60余名党员开展党群活动、日常议事、法律咨询、休憩阅读、便民代办等提供红色保障。
把基层廉勤平台筑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净技场”
“南翔里有垃圾无人清理情况”“北港存在乱堆乱放现象”“大厍公共厕所门损坏”……近日,甪直镇淞南村基层廉勤监督平台上村民反馈的人居环境问题出现一个就立即销号一个,不仅村里人居环境变好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在此之前,由于村域面积大、历史残留问题多,甪直镇淞南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动态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村党委以基层廉勤监督平台为纽带,让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在村干部和保洁人员的力量外,加入了基层村民的监督,推动了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工作由“势单力薄”向“兵强马壮”的转变。
平台监督、党员带头,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治共享”才长远。随着“监督整治队”“志愿红人居”等队伍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老党员、老干部发挥“头雁”作用,在整治中当榜样,带领村民共同参与。自2021年6月廉勤监督平台启动以来,全镇共受理群众反馈问题283件,各基层党组织平均1.9天办结一个群众反馈的问题,办结率100%。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找到了参与感和幸福感。
把行动支部战力汇成推进动迁回购工作的“红领带”
“村干部常说,今天再晚也是早,村里帮忙协调租房过渡,我也要尽早签约不拖累进度。”虽然已是晚上10点,可甫田村村民夏老伯(化名)坚持要到村委会完成民房动迁签约手续。
为助推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一号工程”有力推进,甪直镇党委把动迁回购作为“一号工程”的“一号任务”。甫田村杨家湾地处示范区中的集聚区,其中50户民房被纳入动迁范围,面对首次系统化动迁任务,村党总支选派5名班子成员、定工干部分别带队5个“安迁”行动支部,以任务领办、逐户走访,协调群众诉求的形式推动动迁工作。
行动支部既是敢打硬仗苦仗的先锋队,更是善解群众疑难的服务队。
家住杨家湾的夏老伯由于老伴肢体残疾长期卧床,在收到动迁通知后就被寻租过渡房、老伴日常照料等问题牵绊,始终下不了动迁决心。了解到群众困难后,行动支部党员化身“红色代办员”,为夏老伯及老伴寻找到了合适的过渡房,及时化解了老两口的心病,也为顺利推进系统化动迁打开了突破口。
记者了解到,仅半个多月时间,甫田村“安迁”行动支部就完成了辖区内杨家湾、戴家甸共计67户民房的动迁工作,签约率100%,为甪直镇“一号工程”有力推进增添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