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一苇

《姑苏晚报》联手《新民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推出的“待无恙,多往来——长三角四大晚报联手邀你寻宋江南”主题融媒行动已开展多日,线索纷至沓来。日前,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朱雪荣找到记者,邀请记者前往相城区阳澄湖镇湘城老街,寻一寻这里的“宋时烟火”。

12月15日,脚踩青石板,穿过弯弯绕绕的小径,越过白墙斑驳的屋宇,记者终于寻得灵应观的所在。这是一个烟雨蒙蒙的冬日上午,灵应观“藏”在湘城老街的深处,黄色的墙面,朱红色的大门,与周围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反差强烈。一株低矮的银杏树,静立于院落之内,扇形的叶片飘飘扬扬。76岁的朱雪荣手里拿着笤帚,正清扫落叶。

看守人朱雪荣在介绍灵应观的历史。  记者 倪黎祥摄

老人在湘城老街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退休后主动申请负责灵应观的日常打扫和维护。漫长的时日里,人与建筑也会积累起深厚的情感。对于灵应观的历史,朱雪荣一清二楚,“灵应观原本叫作‘灵应道院’,始建于宋咸淳二年,也就是公元1266年。”这段历史,可于《苏州府志》中得到印证——灵应观在县东北五十里相城,宋咸淳二年(1266),道士赵专清奉敕建造,初为道院。元延祐年重建。

朱雪荣引领记者步入灵应观玉皇殿内,在角落里寻得一块石碑,碑嵌于西壁,通高1.2米,宽0.5米,为《灵应记》碑。据碑文所载,这是明隆庆二年重建时为它篆刻的“身份证明”,记录了它最初由道士赵专清创建,后遭损毁,又于元延祐年间由道士苏斗南重建,并升院为观,取名“灵应观”。

由最初的灵应道院,到如今的灵应观,700多年,沧海桑田。朱雪荣说,在如今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曾经有过高大的牌楼,观内还有雷祖殿、三观殿、玉皇殿、三清殿等主要建筑,而如今,仅余玉皇殿留存于此,显得孤独而寂寥。“1951年,这里被改建成粮库,由当时的湘城镇粮管所使用,我老伴以前就是粮管所的。2009年7月,灵应观玉皇殿被列为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朱雪荣告诉记者,如今的灵应观已经全然看不出宋时的原貌,“但据说玉皇殿里有一根横梁,是宋代的东西。它的木质结构和雕饰,具有一些宋代的特征。”

单孔石拱桥观桥始建于宋代。  记者 倪黎祥摄

这多少有些遗憾,但这根横梁并非湘城老街仅有的、可能系宋代遗存的物什。朱雪荣领着记者行至灵应观外,一条小河从观前流过,河中停泊着若干渔船,鸭子、白鹅在其中嬉戏,保有着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江南氛围。朱雪荣说,这条河东接阳澄湖,西达济民塘,其上有一单孔石拱桥,名为“观桥”,“这座桥原本叫‘通仙桥’,正对着灵应观,也是始建于宋代。‘通仙’和‘灵应’,都蕴含着宋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企盼。”当然,最初的那座观桥,也没能抵挡住战乱与兵灾,朱雪荣听人说,如今的观桥系清代重建,但其中的四块深色武康石,或是宋代遗存。它们分别位于桥堍和桥顶,与构成桥体的其他淡色石块区别开来。

时移世易,观桥几经修建,但每每有人从桥上走过,朱雪荣仍不免怀揣着浪漫的想象,想象宋时的江南人,或许也像这般,在桥上来来往往;而桥下,数只小船泊于其间,构成一幅秀丽的江南图景。这是千百年来不曾更改的人间烟火味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