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后厨,检查食品安全状况。记者 赵晨民摄
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为景区食品安全定制一站式服务
全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山塘”
本报记者 赵晨民
新闻代言人:何建亚(摄影爱好者)
目的地:山塘街
针对旅游景区餐饮业的特点,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打造一张 “舌尖上的山塘”名片的要求,在山塘景区设立了一站式食品安全服务工作站。本期“38楼全视野 我的新闻你代言”栏目,苏报融媒记者同新闻代言人走进山塘街,探访市场监管部门守护“舌尖上的山塘”,打造食安名片的故事。
一站式服务:
小站点大功能
走进山塘景区内的一站式食品安全服务工作站,大屏上正显示着各家餐饮店后厨的实时画面,所有的操作流程一目了然。“通过明厨亮灶工程,我们可以24小时查看各店后厨的情况,通过镜头,就能发现后厨是否违规。”姑苏区市场监督局虎丘分局副局长郁晓筠带着新闻代言人,边参观工作站边介绍景区日常监管的特点。
别看这个工作站规模不大,功能却一样不少。站内集成了办公、档案、食品快检等市场监管相关工作区域。郁晓筠介绍,山塘景区内的各餐饮商户,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为了让商户将精力集中在食品安全、提供优质服务上,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将相关服务延伸到景区内,商户们需要办理相关业务,不出山塘街就能完成,方便又快捷。工作站内还设有消费者投诉室,一旦有纠纷,站内就能调解处理。如果接到电话投诉,值班人员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游客的时间。”
正在采访时,一家奶茶店的员工送来了整改报告。“我们例行检查时,发现这家奶茶店有一些操作不规范,现场宣传教育后责令其限期整改。”郁晓筠介绍,原本需要到分局提交的整改报告,如今在工作站就能一站式提交,大幅提高了景区内的市场监管效率。
深入后厨:
小餐饮大学问
“虽然我们有一站式工作站,可以实时看到各家商户的后厨,但是这只是监管的一部分。”郁晓筠带着新闻代言人来到了山塘街各餐饮商户,实地检查食品安全状况。
苏州人的早餐很丰富,选择特别多,比如苏式面、糕点、油条大饼等。早餐时间,山塘街荣阳楼里食客满满当当。郁晓筠带着新闻代言人走进后厨,首先查看了面点加工场所。市场监管人员按照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提醒现场工作人员面浇头要摆放在指定位置,操作台要保持干净,操作的人员要戴好口罩。在糕点加工区,市场监管人员重点检查了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像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可以按照规定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添加的量要严格控制。”
“除了苏式早餐,苏式点心也是苏州小餐饮的一大特色。”郁晓筠带着新闻代言人来到山塘街的鑫震源。在半成品区,市场监管人员打开冰箱,仔细查看了半成品上标注的保质期,同时提醒店员在使用时要注意食品原料的保存温度,确保食材在保质期内使用。此外,食材保存也要求生熟分开,避免食材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
现场快检:
多管齐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景区的特点就是游客多,团队游客的占比很大。每到用餐时间,山塘景区的大型餐饮店内总能看到“高朋满座”。“我们针对团餐的检查需要更加细致,各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都不能放松。”跟随市场监管人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山塘街的江南岸食府。
在这家店的后厨,市场监管人员仔细查看了进货记录,同时检查后厨各项设备是否运转良好。在冷菜间,市场监管人员拿出了“秘密武器”——食品快检仪器。“我们通过现场快检,可以及时排查隐患,保证食品安全。”郁晓筠边介绍,边戴上手套,拿出取样棉签,在一个盛放冷菜的盘子里擦拭取样,随后放入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数秒后,接测结果显示:无异常。
“大型餐饮店内有冷菜间,我们要求不仅要单独设立,还要生熟分开,餐具的保存一定要保证不被污染。”郁晓筠介绍,2019年,整个山塘景区的餐饮企业曾集中提档升级,对后厨以及店堂进行了改造。改造前,发现各餐饮企业的餐厨设施陈旧,油烟排放设备老化,环境脏乱;人员管理混乱,餐盘随意堆放,生熟食材混放,缺少防蝇防尘设备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升级改造,不仅店堂焕然一新,后厨都采用了不锈钢材质的橱柜,冰箱、消毒柜等设备上还张贴了醒目的操作规范。目前,整个山塘景区已经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在山塘街的入口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都能看到滚动播放的山塘街“明厨亮灶”商户的后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