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百万为老人搭建免费互助平台
“江苏好人”汤小兵: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助老扶老
本报记者 李渊
昨天,汤小兵照例来到位于姑苏区苏锦街道的养老互助餐厅,为老人端茶递水、送饭送菜。十多年来,汤小兵投入超百万元用于养老助老公益事业——成立老年人夕阳红健康俱乐部、创建以“时间银行”为概念的互助养老餐厅、研发“养老大街”软件平台……如今,他为苏州的老年人免费搭建起了“老年文艺、老年资讯、老年就医、老年教育、互助餐厅”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日,汤小兵因善行义举荣登“江苏好人榜”,面对记者采访,他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希望做一个公益互助的养老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助老的实践中。”
■ 打造姑苏区首家“时间银行”
昨天中午,在姑苏区光华里互助餐厅,80岁的曾老伯花了12元打了一份红烧肉、一份花菜烧肉片、一份炖萝卜、一份炒青菜,“我一个人生活,每天都来,这样我就不用自己动手了,而且价格也不贵。”
在窗口为曾老伯打菜的正是老伯的邻居薛阿姨,他们都住在锦荷苑小区,薛阿姨张罗着为曾老伯打饭,还不忘叮嘱几句,“老伯伯,要降温了,你记得多穿一件衣裳。”薛阿姨是这家互助餐厅的志愿者,义务为老人服务,和她一样忙碌的总共有12人,轮班在餐厅执勤,“我刚刚退休,身体硬朗,总是闲不住,想找点事情干。”
薛阿姨不领工资,但是有“积分”,每工作4小时就享有30积分,可用来兑换其他人为其开展的志愿服务——“老年学堂”“居家就医”“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各种针对老人的服务——这正是汤小兵创建的以“时间银行”为概念的互助养老餐厅,他希望让志愿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对以后的生活也有所帮助。
这个“时间银行”餐厅在姑苏区尚属首次探索,如今成了苏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汤小兵认为这是一个新兴的互助养老模式,对于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来说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而对于刚刚退休的低龄老人来说,则是“老有所为”。
■ 自掏腰包创办老年人俱乐部
汤小兵从2004年就创办了苏州夕阳红健康俱乐部,自此一直从事义务助老服务。而说起这段因缘,汤小兵朴素地认为:“我当时赚了点钱,就想回馈社会。”
祖籍南京的汤小兵原本是一名扶贫干部,1997年,单位派驻其到苏州工作。后来他辞职下海,经营起了广告生意,也赚到了第一桶金。“赚到钱后,我总想做点什么,看着苏州老人较多,我就想到了帮助老人。”
2004年,汤小兵成立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公益组织夕阳红健康俱乐部,俱乐部定期组织文娱活动,办起了服务老人的内部杂志《姑苏夕阳红》,“苏州的老人精神需求较高,喜欢唱曲、书画、写文章,那我就组织这方面的活动,创办免费杂志,让老人能够自娱自乐。”汤小兵介绍,因为都是免费义务活动,所以他每年都要自费七八万元投入到活动组织和杂志编印中。
2010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姑苏夕阳红》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张爷爷因脑梗倒在家中,情况十分危急。恰巧汤小兵建立的苏州夕阳红健康俱乐部与这位忠实读者联系密切,俱乐部工作人员殷阿姨告诉记者:“当晚我们本想将新出版的杂志送至老人家中,但是怎么也联系不上,我就赶紧联系了汤小兵。”
汤小兵接到消息后,连忙驱车赶往老人家中,并发动俱乐部成员寻找老人家人。最终,汤小兵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与此同时,老人家属也联系上了。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没有留下后遗症。
■ 搭建全民免费助老平台
之后几年,这样的情况在夕阳红健康俱乐部发生过好几次,也让汤小兵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俱乐部成员越来越多,而且都是老年人,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汤小兵说,“我越来越感觉到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全民参与的助老扶老的平台。”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助老公益的汤小兵开始了思考,“苏州作为一个老龄化城市,如何帮助到更多的老人呢?”汤小兵坦言,“说实话,我每年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么多年已经超过百万,自己压力也挺大的。”
但是每次看到老人在俱乐部唱歌跳舞,在杂志上踊跃发表文章,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汤小兵在俱乐部了解到,许多健康的低龄老人想继续发挥余热,但又找不到“组织”。于是,他想到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招募志愿者,将有积极性、有技能的健康低龄老人组织起来,开设“时间银行”!
“低龄老人在退休后也空虚,也希望继续实现人生价值;而正好高龄老人需要这样的服务,那我就做这个平台。”汤小兵言出必行,光华里互助餐厅成功开设,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而之后,汤小兵又自费研发了“养老大街”平台,把“互助餐厅”变成了“养老大街”上的一个“店铺”。记者打开手机App,看到这条“大街”上除了“餐厅”,还有“药房”“老年大学”“活动中心”“老年旅游”“居家服务”“家电维修”“健康管理”等多个“店铺”。“这些服务全部都是免费的,凭帮助高龄老人之后的积分兑换享受服务,通过这样的志愿服务,我们就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养老的格局。”汤小兵预计,这个平台能使20万苏州老人受益。而他也因为这样的处处为老人着想的善举,登上了“江苏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