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虞山街道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投放点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陈洁)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营造良好的老城区生态环境,近期,常熟虞山街道以西泾岸社区为试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多点突破,按下了背街小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键”。
“谢阿姨,家里垃圾丢完,一起去健康小游园里走走啊。”下午6时,青龙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附近热闹非凡,随处可见手拎垃圾包的居民,有的聚集在一起聊聊家常,有的在小游园玩健身器材。
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西泾岸社区创新举措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危房改造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空调、风扇、除臭设备等一应俱全,并配备专门的督导员分拣垃圾,既干净又美观,受到了居民一致称赞。
自常熟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背街小巷分类投放点的选址成为突出问题。西泾岸老城区以大院户、背街小巷为主,空间小,街巷狭窄。为了寻找合适的点位,在选址初期,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勘察,走访测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拟定了数套方案,除青龙巷分类投放点利用危房改建外,还充分利用原有垃圾房及公共厕所进行改建,此外,社区还创新联合商业综合体园山居,共建商住两用垃圾分类投放点,既满足了居民生活垃圾投放需求,又解决了园山居垃圾桶裸放室外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目前西泾岸社区共建有5处分类投放点,基本完成片区化建设,实现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分类设施全覆盖基础上,西泾岸社区以辖区100%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为目标,进行地毯式宣传。以“党建+自治”为抓手,组建“老党员先锋督导队”,对辖区二级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发动辖区文艺骨干参与垃圾分类文艺宣传活动,利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分类意识;发动居民小组长走进居民家中,手把手亲身教授垃圾分类知识。多措并举的宣传方式,强有力地推动了背街小巷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