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见习记者 周悦磊)近日,在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群小朋友以“湿地小记者”的身份,在自然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湿地,寻找“藏在湿地里的生命”:深入湿地乡野寻找飞羽精灵,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野趣;在体验中,发现湿地故事、采集湿地新闻,编写、绘制湿地小报。

将绿水青山变成科普研学的课堂,这是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传播生态文明,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苏州市鸟类种类数量最多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近年来,公园通过退渔还湿、植被修复、鱼塘改造、水位管理、鸟网拆除等一系列针对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保护的措施,助力保护湿地生态。截至目前,园内发现植物30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发现鸟类2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1种。

自建立之初,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就将科普宣教作为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进行科普宣教体系的建设,编制公园解说体系规划,深化设计科普宣教内容,成立宣教团队,完善宣教场馆建设,采用丰富多样的宣教形式,通过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科普宣教活动,有效地宣传和展示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2014年,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了1支宣教团队,同年,森林里的小木屋“自然课堂”落成。2015年,公园解说体系全面提升,借力专家团队,公园在人员讲解、科普标识系统、科普宣教教材等方面着力产出,共开展宣教活动500余场,受益人群10万余人次。2018年,公园与WWF合作,全面梳理专家资源和国际经验,提升了同里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基地的宣教工作。

此外,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还通过试听多媒体、科普标识牌、解说出版物与纪念品、人员解说、活动体系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解说移动端与平台等媒介,并结合系统的解说体系,让公众全方位认识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独有价值,深入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以‘自然课堂’为大本营,坚持在‘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时间段开展公益宣教,呼吁公众保护环境、关注湿地。讲解员同时走出公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为周边学生开展生态宣教课程,用丰富多样的宣教形式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重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副总经理吴婷婷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