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无人农场”构建一体化智慧农业技物支撑场景

苏报讯(见习记者 周悦磊)秋收时节,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里片区)内,“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的150亩水稻亟待收割。与传统农业模式大不相同,示范田水稻生产采用全流程无人化运作,每亩稻田可节约种子5%以上,增产3%至5%,人力成本降低45%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0.5%至1%,实现了农业管理现代化和生产高效化。

今年,示范基地首次运用北斗定位、农业物联网、精密控制、5G通讯等高新技术,获取土壤肥力、作物长势、气象数据等水稻生长环节实时信息数据;运用集成智能决策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无人激光平整地、无人机插+侧深施肥、无人植保(变量植保)、无人机收和可视化大田管理,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技物支撑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农场”此次应用的高空卫星、近地空监测机、变量植保机、翻整地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施肥打药一体机、无人收割机,均实现了国产化。其中,无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由吴江本土企业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

临近收割,记者在“无人农场”看到,一台台无人收割机正下田进行最后一轮调试。“农机前端的两个‘蘑菇头’是连接北斗卫星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高空卫星提前对稻田进行打点定位,规划出农机作业路径,实现全程自动化无人收割。相比于传统机器,该农机适应性强、效率高,能实现智能转弯作业,每秒收割稻谷6公斤,即便遇到稻田倒伏,也能做到‘实时收割’。”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张波说。

耕种管收“上天入地”,机器换人“农忙不忙”。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汝亮说,近年来,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数字化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探索打造农机无人驾驶示范农场,解放劳动力,节省人力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