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对标全国营商环境考核标准,以最精细的流程让市场主体提升获得感——
让企业感受“苏州就是我的家”
“苏州有关部门多次到我们公司开协调会,跟我们对接项目,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落户苏州,我们很舒心,也很放心。”在最近一期苏州营商环境交流活动中,江苏喜马拉雅城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政勋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国内以互联网音频为特色的头部企业,喜马拉雅落户苏州之后迅速成为“家人”,折射了苏州营商服务的高效和亲切。去年11月,苏州市政府与喜马拉雅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4月,喜马拉雅长三角区域总部签约落地姑苏区,截至目前,运营洽谈项目204个,其中与苏州市合作项目52个。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的感受最直接。
去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苏州17个指标领域进入全国标杆行列,12个指标领域位居全国前六。今年以来,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百企话营商”为牵引,将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正在开展的与营商环境相关工作统筹纳入“苏州营商环境”整体框架,形成苏州“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的整体印象和群体共识。
“市场之手”回应企业需求
——市场化是苏州营商环境的巨大优势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苏州拥有体量巨大和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良种与沃土彼此期望。
常熟开关厂是我国电器元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然而,长期沿用的人员管理排单、简单排程生产模式与数字化新趋势显得不合拍。随着苏州制造业开启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常熟开关厂找到了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惠工云公司,合作建设常熟开关智能车间,先后完成了整体数字车间产线、IPS工业生产体系完整导入、应用IN3平台10个系统模块,人均产能提升了38%,在制品库存期从14天变为1.5天,交付周期从5天缩短为1天。
面对众多市场主体的需求,苏州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涉企政策“一网清”,建立企业服务总入口;建立政策发布“一张网”,归集各类惠企政策;实现企业服务“一站式”,集成涉企公共服务及社会机构的专业服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优惠政策;形成诉求响应“一个环”,建立诉求受理、解决、反馈、评估机制。
市场化是苏州营商环境的巨大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企业办成“一件事”的角度,以信息技术为撑,以线上线下融合化、流程节点标准化、办事进程可视化、服务获得便利化、数据共享制度化为标准,推进“互联网+营商”体系建设,
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市场主体达277.18万户,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全省五分之一,其中法人企业数总量达72.9万户。苏州市场主体规模在培育壮大,同时涌现“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趟”“一网通办”等终端界面多样的服务平台,常态化推进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常态化”“0.5个工作日最优化”,乡镇、街道一级的惠企平台更是星罗棋布,直接在企业门口提供服务,涵盖国家、省、市、区、镇五级政策激励和政务业务事项,为企业带来“苏州最舒心”体验。
法治环境让体验最优
——法治化是苏州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
一张图,汇聚全市3590个公安服务网点,通过一键导航,政务服务“指尖触达”;一张图,集合所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图上查询,群众一键申请“网办事项”。这张神奇的图,便是今年6月上线启用的“苏州公安政务服务地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苏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明确提出以法治诚信为引领,打造苏州营商环境第一标志,抓住法治诚信环境“牛鼻子”。对此,一位企业主向记者坦言:“虽然优惠政策、土地让利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但是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诚信环境才是企业落地生根的发展基石。”
这一基石也是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全市行政机关针对监管中的“高频”违法行为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便于企业快速、简明、准确地排查行政处罚风险点,熟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投机和侥幸心理。司法机关贯彻“少捕慎诉慎押”理念,探索推进符合苏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合规制度,努力释放办理案件和服务企业的叠加效应,打造为企业办实事的“苏州样本”。
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是苏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硬核”。新冠肺炎疫情给苏州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冲击,企业中各类纠纷层出不穷。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劳动法庭4个由最高法院批准设立的专业化法庭的城市,苏州法院系统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法官们定期开展“进企业”活动,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典型案例,化解着涉企矛盾对经济秩序的冲击。
全市检察机关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着眼点”,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当好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去年以来,苏州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并“落地”配套机制建设,从落实少捕慎诉政策、试行企业犯罪限期合规从宽制度、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强化企业产权保护等四大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法治苏州也是和谐苏州,构筑了在苏州“安家”企业的安全感,多维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界“家和万事兴”。
开放赋能汇聚全球资源
——国际化是苏州营商环境的鲜明特色
今年7月,苏州制定出台了首部外资总部专项支持政策,广受国内关注。为快速响应外企实际需求、营造最优投资环境,苏州市商务局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商务、人社、人才办、公安、税务、人民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
苏州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热土,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企业,也延展着对标国际的产业服务链。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于2019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推出涉及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100余项,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企业受惠面较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片区成立以来,新设立企业一万余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01.9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18亿美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54个,中方实际境外投资额1.59亿美元,各项指标在全国新设自贸区中名列前茅。
苏州工业园区统筹做好审批环节、审批时限、运营成本“三个减法”,建成全省首个区级“一网通办”平台,网办比例95.6%,不见面比例达到96.24%,基本实现即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20个工作日的目标,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特色产业,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政务办)一网通办办公室主任王志远介绍:“我们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融合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不仅广受国内企业好评,也让外资企业在运营中倍感方便。”
苏州现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和3个一类口岸,是全国开放载体数量最多、功能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苏州连续8次当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先后被世界银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营商环境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如何把泛泛不羁的外力转化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苏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企业首先要摸清并聚焦企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破除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合身的体制机制,让市场环境顺应全国乃至全球发展大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应变能力,帮助企业应对市场风险,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记者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