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虹桥北到北虹桥,未来,“太仓速度”将靶向发力,加速形成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

太仓打造虹桥枢纽北翼发展极

9月10日,上海虹桥,太仓在虹桥枢纽“一核两带”中,率先亮出了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目标定位: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

这是“太仓速度”的一次完美印证,更是“太仓速度”的一次靶向发力。

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太仓将充分释放全国唯一既沿江又临沪的区位优势,承接上海优质资源“北溢”,实现交通互联、资源互通,创新共享、产业共“链”。

从虹桥北到北虹桥,未来,太仓将加速形成虹桥商务核心配套区,在沪太同城中,实现从虹桥北翼重要节点到重要发展极的质变,成为“大虹桥”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独特区位优势成为虹桥以北时间空间的拓展

一架“彩虹桥”,一座国际枢纽,一个时代的起点。

作为上海联动长三角的桥头堡,虹桥商务区既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极中极”。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上,从虹桥到苏州工业园区,六七个实力强劲的区县板块中,太仓率先喊出了“北翼发展极”的口号,底气何来?

“环沪都市圈中,太仓与上海相邻界线最长、距离虹桥枢纽最近、交通对接方式最全。”推介会上,太仓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胡卫江介绍,沪太两地早已形成了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同城效应”。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太仓的城市形态几乎是贴着上海行政边界发展,绵延38公里的接壤界线与上海紧紧相依。

沪太边界线不远处,去年通车的沪苏通铁路一期,每天46班次列车,将太仓到虹桥的距离缩短至26分钟。搭乘飞驰的列车,“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太仓驶入了上海城市发展的首层核心圈。

目前,太仓公交卡、市民卡已与上海公交、地铁实现互通;医保卡参保地、就医地实现两地通用;长三角区域“跨省即办”通道开通后,26个《“当场办结”跨区域通办事项目录清单》,实现“收受分离、异地可办、即来即办”……

从“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再到长三角一体化,太仓与上海的关系,一步步蝶变升级,从地理上的“接轨”到功能上的“融入”,如今正朝着沪太同城化发展。

不久前,在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节目中,太仓市发改委主任李烨说,同城化将为太仓带来巨大的发展势能和动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更高质量的发展效应。

上海方面,同样对沪太同城抱有极高的期望。

过去一年里,上海世外教育、上海瑞金医院项目先后落地太仓。这些代表上海社会事业顶级水准的高端资源,将成为太仓打造沪太同城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为太仓百姓提供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归根结底,这份底气源于在沪太同城化加速实现中,未来太仓将是虹桥北向时间空间的拓展。

“一座新城、两大枢纽”构建虹桥北发展高地

虹桥枢纽北翼发展极概念的提出,为太仓进一步明确了用足用好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当前最大的历史机遇的方向,加快变机遇优势为发展胜势。

与其说是明确发展目标,不如说找准发展坐标更符合太仓的定位。

今年内,江苏与上海之间的首条跨省市域铁路——嘉闵线北延至太仓段即将开工建设。未来,这条市域铁路将串联起上海10条轻轨和地铁线,真正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同时,嘉闵线北延至太仓段将在太仓站与沪苏通铁路一期、沪苏通铁路二期、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以及苏锡常城际铁路交会,形成“5+1”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太仓成为苏州对接上海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

而在长江边,作为国家定位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太仓港已经形成了“沪太同港”效应。

全国率先实现沪太通关一体化,创新推出“沪太通”物流模式……随着上海港太仓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太仓港将聚焦打造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近洋集装箱枢纽港和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高标准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毫无疑问,这是太仓建设虹桥枢纽北翼发展极的突破点。依托沪太同港化和“5+1”轨道交通网络,太仓将成为虹桥北翼“港铁双枢纽”。

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的建立,则让太仓和嘉定实现了科创资源的自由流动,成为环环相扣、有序衔接的产业链,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展共同体”。

近年来,太仓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持续发力,具备了打造上海功能配套区的坚实基础。

在沪太交界处,紧邻嘉定,50平方公里的娄江新城正以“太仓速度”强势崛起。

锚定与大虹桥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科教创新区、智能制造区、高铁商务区、临沪国际社区四大片区全面起势,产城融合发力,全力打造上海“五大新城”“姐妹城”、长三角综合性价比最高地。

实力决定地位。

今年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方案中11次提及太仓,涉及航空产业、港口航运、铁路轨交等多项内容,将推动太仓真正实现与上海的“物理融合”和“化学融合”。

从单向接受辐射向双向赋能转变

“上海下一站”是太仓的空间优势,这个优势不可复制、无可比拟;“下一站上海”是太仓的目标追求,这个导向坚定不移、一以贯之。

7月下旬召开的太仓市党代会就明确提出,聚焦商务、贸易、会展等重点领域,深度参与虹桥商务区配套协作,在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上争先创先。

本次推介会上,太仓对于“北翼发展极”给出了定义:既是“北翼”也是“北溢”。

今后,太仓将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不仅依托区位优势,承接上海优质资源“北溢”;更要依靠创新集聚,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发展极”。

清晰的发展导向下,太仓创新推出“双集”系列政策支撑,即现代产业集群政策、创新要素集聚政策,以“虹桥北”的资源禀赋为“北虹桥”建设蓄势赋能。

全国率先推出土地出让“双信三即”模式,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限7.5天;重大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扶持;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和100亿元专项子基金……“太舒心”营商服务将为“北翼发展极”提供核心竞争力。

9月初,太仓市行政审批局主动与上海多个板块部门对接,以个人与企业高频需求为导向,集成推进办事更快、覆盖更广、合作更深的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沪太同城”。

推介会上,太仓、虹桥商务区、长宁、嘉定、青浦行政审批部门启动共建“大虹桥”政务服务一体化项目。这一项目的启动,将进一步消除数据壁垒、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更多业务、更大范围跨省通办,真正实现“大虹桥”办事“零距离”。

现场,“虹桥北·北虹桥”区域合作项目签约,24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90.85亿元,这些项目既是推动沪太率先同城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将为太仓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提供硬核支撑。

在“大虹桥”建设的机遇中,沪太同城发展的崭新一页已然开启。

未来,太仓将在党建、规划、交通、产业、科创、人才、民生、生态等方面与上海形成“八个同圈”,从单向接受辐射向双向赋能转变,实现交通互联、资源互通,创新共享、产业共“链”,携手共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记者 顾志敏 见习记者 周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