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洁

6月18日下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局指导,王子武艺术研究院和深铁集团联合举办的“水墨燕语 王小燕的艺术世界”艺术鉴赏活动在深铁置业城市会客厅隆重开幕,旨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推动“轨道+文化”精神在深圳落地生根。深圳市民可现场感受中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将体验轨道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王小燕在艺术鉴赏活动上致辞。


(资料图片)

传统与创新的新表达,呈现不一样的中国水墨世界

据介绍,王小燕是著名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子武艺术研究院院长,也是我国著名艺术家王子武的长女。她于1988年考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师从加山又造先生,她的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日本绘画的装饰性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告诉记者,王子武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界的一个传奇画家,被称为继蒋兆和、方增先等大家之后水墨人物画的另一座艺术高峰。作为大名鼎鼎的“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他于1985年南下来深,是深圳早期的艺术文化事业的“奠基人”,为深圳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现场展出的中国水墨画作。

王小燕在活动上深情地表示,父爱如山,父亲在她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无法取代,父亲在她心目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她想借助这场鉴赏会向父亲表达敬意,寄托作为女儿的思念和爱戴之情。

“水墨燕语 王小燕的艺术世界”艺术鉴赏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王小燕还与来自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局、紫荆文化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铁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共同为画展启幕。中国的水墨艺术是渗透人类精神的一种“唯意艺术”,为弘扬中国水墨画艺术,让中国水墨精神很好地传承下去,王小燕与嘉宾们还共同鉴赏现场展出的中国水墨画代表艺术作品,感受水墨艺术中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精神。据悉,本次画展共展出王小燕与其父亲王子武约30幅作品,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现场嘉宾与王小燕共同鉴赏画作。

轨道与文化的新融合,引领轨道交通文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已达559公里,线路的开通不仅完善了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市民出行,还打造了文化融合的地铁公共空间,以人文印记彰显城市活力。在轨道交通四期工程时期,深铁集团响应“人文湾区”建设号召,统筹景观文化艺术线网建设,致力打造深圳城市文化特色和深圳地铁品牌文化的专属名片,使轨道交通成为“创新文化艺术平台”。目前,我市多条地铁线上已为市民打造了公共艺术墙和流动展示的地铁美术馆空间。去年开通的14号线,岗厦北站的“深圳之眼”更是以其独特的科技感和艺术性成为深圳新地标。

岗厦北站的“深圳之眼”。

站城一体化加强了地铁与周边地块的联系,充分发挥地铁客流集散效应,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和意义的延伸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位于深铁置业大厦52及53层的城市会客厅正是深铁集团以“轨道+物业”模式赋能城市未来、构筑“轨道+文化”生态圈的又一生动实践。不仅如此,深铁集团于连通深铁置业大厦的车公庙综合交通枢纽内打造出多个宋代文化展示场景,以宋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公共艺术相呼应,已成为深铁集团轨道文化新空间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次深铁集团携手王子武艺术研究院于城市会客厅举办画展,将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文化生活体验的同时,持续引领深圳轨道交通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位于车公庙深铁置业大厦52及53层的城市会客厅实景。

未来,深铁集团还将依托城市会客厅等多个轨道公共空间,组织城市艺术文化活动,探索轨道与艺术、文化的新融合,不断拓宽“轨道+文化”生态圈,为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文化中心、国际轨道交通文化建设提供新模式、新样板,助力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审读:喻方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