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15日,记者获悉,近日,正在路上巡查的苏州相城区北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员时佳俊接到了一条工单,显示其管辖的道路上有流动摊贩违规出摊,要求及时处置。根据工单内标注的具体位置信息,时佳俊与队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摊主完成现有订单制作后实施劝返,并帮助摊主清理地面垃圾。从收到工单到办结完成,用时仅半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工单由北桥街道集成指挥中心“天眼”系统自动抓拍产生,推送至集成指挥平台大屏提醒,经平台坐席员审核后派送至执法队员的手中。

今年2月,北桥街道完成了对集成指挥平台的提档升级,“天眼”系统正式进入“2.0”时代。基于全街道现有的62个地面监控、10个高空瞭望及14个监控部署,平台基本实现了对全场景的全天候自主扫描,以及对异常情况的AI自动预警,通过平台工单系统,将预警信息、问题工单“一键直达”网格员或执法人员,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速度、精度和准度。

以查处违规操作的渣土车为例,此前需要执法队员蹲点守候、流动设卡、逐车检查,由于受天气情况、道路环境、安全因素、取证手段等条件影响,很难对渣土运输车辆做到应查尽查。数字赋能后,通过AI系统,可以对行驶中的渣土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执法取证。在AI系统上线的4个月里,全街道辖区内24起未按审批路线运输的渣土车都被立即发现,并在最短时间内得以处置,减少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升了治理成效。

集成指挥平台的提档升级是北桥街道城市管理向“智”理转变的见证。城市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北桥街道面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领域宽泛的新挑战,托持续优化的智慧平台,不断将数字化建设运用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将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平台支撑、机制疏通、部门协同,不断打通城市综合治理新的路劲,全力打造“合和北桥”社会治理品牌。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周贤明 编辑/蒋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