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北部,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因“第一金陵名秀山”栖霞山位于境内,故名栖霞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栖霞区已经成长为南京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创新研发最具潜力、深化改革最富动力的区域之一,“最强增长极,最美新栖霞”建设也在不断竞速新征程。
(相关资料图)
在今年的南京市两会上,市委书记韩立明参加栖霞代表团讨论时曾表示,栖霞区地位重要、区情特殊,面对新形势新期待,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做好融合发展文章,为南京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示范和引领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2023年已行进过半,在各大城市竞相角逐各类产业赛道的当下,如何以产业发展之力,促城市经济大盘之“稳”、谋城市发展质效之“进”?栖霞区将破题之笔,点在了“创新”上。
稳扎稳打,锚定产业强区
“全力以赴促融合,构筑发展新高地!”在今年开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对栖霞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作为经济大区、科教大区、人口大区,兼有行政区、经开区、大学城三大板块的栖霞区,一直以来都是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一周之内推动两家企业上市科创板;集中签约落地一批批优质项目;在全市“五拼五比晒五榜”首榜中斩获“拼经济比贡献”红旗激励;2023年第二批科技型入库企业645家,两批次累计入库企业达1282家,同比增长67.49%;外贸进出口进度位居全市前列……
2023年上半年,栖霞区成绩斐然。
站在谋定下半场的风口之上,栖霞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做强做优主导优势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的发展路径已跃然纸上。
而构筑发展新高地,首要任务则是全力拼经济、强产业。据悉,由栖霞区、经开区、仙林大学城联合规划建设打造的中国(南京)智谷,集聚了以微软、英特尔、东交智控、达科信息、极智嘉、后摩智能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每年引进企业数量、产业产值规模保持了20%的增长,其产业竞争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未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发展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下,这里将建设成“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地标。
在产业布局上,栖霞区持续优化石化、能源等传统产业,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培养一批具有产业竞争力、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持续推动制造业规模全市领先。
全力轰鸣发展主引擎,立足推进项目建设也是“关键一招”。今年,栖霞区计划推进55个实施类省市重大项目,通过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吸引大型央企、民营头部企业投资栖霞,力争在五十亿级、百亿级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招商引资扩量提质。
此外,栖霞区还紧抓机遇、敢为人先,把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发展机遇,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持续深化中国(南京)智谷建设,丰富“AI+”智慧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逐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城市发展活力热涌。
随着产业、项目以及新兴技术的灵活驾驭,栖霞区打造城市发展新高地的目标也越来越近。而在这一前进过程中,创新成为了关键一环。
塑造优势,让创新站在“C位”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
自从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其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科技创新重要中心的脚步愈发稳健。
作为南京创新研发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栖霞板块坚决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重大责任,发挥好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经开区产业圈“三圈叠加”优势,以实干实绩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一点,从2022年的数据中便可以洞悉。去年,栖霞共集聚高新技术企业921家,较上年增长11.23%;培育规上工业高企188家,较上年增长20家;入选省、市瞪羚、(培育)独角兽企业93家。
对此,栖霞区委书记戴华杰也表示:“2023年南京已经明确要大力推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栖霞板块也要主动融入环紫金山科创带建设,以驻区“双一流”高校、南京经开区、新港高新园、栖霞高新区等为支点,一体推动战略科技平台打造、高端人才引育、区域协同创新,助力全市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争当国家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7月初,南京市科技局公布了2023年度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其中栖霞区24家企业承担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项目批准,立项数量位居全市第三。目前,栖霞已建有超190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为企业自主创新标志物,企业科研平台集成企业现阶段尖端研发设备与人才储备资源,为高校科研成果无缝衔接就地产业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力,而这一便利也将助益栖霞科技领域发展的迭代升级。
近年来,栖霞全区新建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家、市级人才定制实验室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栖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栖霞区将持续积极响应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号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帮助企业科研平台建设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持续沟通联络区内高校院所,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及重组工作做好支持与服务,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目光长远,方能行稳致远。为了让创新走上“C”位,栖霞区背后下的功夫也不可忽视。
持续更新完善《栖霞区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并通过充分运用“宁企通”“政策通”等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精准推送。
栖霞区科技局还积极开展“三三〇”常态化走访活动,闭环解决企业问题,实现服务零距离、零边界,并同步更新、下发《科技创新项目、资质申报月历》等指南文件,以更实举措保障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累计为近百家企业“引渠搭桥”增信心,牵头解决200余项诉求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栖霞区还成功举办了2023栖霞区创新产品对接推介会,围绕企业诉求、市场需求,精选一批“栖霞创造”的企业和产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为“本地产品本地销”铺设道路,健全企业良性发展供需对接机制,让创新企业和产品稳站城市发展主赛道,当好经济发展的主角。
宜居宜业,共赴青年发展型城市
栖霞区禀赋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南京最长的长江岸线和最多的长江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全国“幸福百强区”,也是南京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极美之地。
这里商贸繁华,拥有仙林金鹰、万达茂、招商花园城等大型商业体;这里交通便利,高速、高铁、地铁、港口等一应俱全;这里名校扎堆,不仅汇聚了南大、南师大等18所高校,而且更是在积极引进南外、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京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这里这里医疗健全,省人医燕子矶新城医院、省中医院紫东院区、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等优质资源聚集,打造了层次丰富效果好的分级诊疗体系......
宜居宜业的“新栖霞”越发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不仅给当地的居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栖工作。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留住了人才也就抓住了创新发展的关键密钥。
2023年5月24日,南京市栖霞区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主题活动暨2023“栖引力”青年人才周启动。
活动当天发布了栖霞区服务青年人才若干举措、并且对全年引才路线和优质就业岗位进行了整体推介。其成立的青年科技人才联盟也掀起了关心支持青年人才在栖工作的浓厚氛围。
据悉,2022年9月,南京市栖霞区被确定为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省级试点。自设立试点以来,栖霞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三区政策共融、项目共推、人才共培等方式,围绕青年思想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安居、社会融入等方面,实施“青春五优”行动计划,推出一批优化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实事项目、活动载体和改革举措等,以青春五优助力青年无忧,让栖霞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栖霞更有为。
未来,栖霞区也将以“栖引力”青年人才周为契机,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深入构建青年人才友好生态,促进三区融合、集聚青年人才、厚植成长沃土,打造青年人才愿来愿留、乐活乐享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选择栖霞、来到栖霞、扎根栖霞。
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科技创新又或是人才招引的成功,其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栖霞区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回望上半年,各大领域成绩斐然;冲刺下半年,栖霞区也用一系列成果和实践证明了“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不仅停留在口号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更高水平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栖霞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