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段作为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上接安徽省马鞍山河段,下连镇扬河段,河道总长约97公里。沿江涉及南京市内8个行政区域,两岸共有28条入江河流,长江岸线总长约280公里,主江岸线长约190公里,占全省岸线23%,是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南京市水务局多措并举,致力于打造山更青、水更绿的长江岸线生态保护的新样板。
南京市水务局共梳理整合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清单共226个项目,2020年已全部完成整治,拆除取缔160个,整改规范66个。清退生产岸线37.6公里,南京市长江生态岸线比例为从2017年的66.2%增加到目前的80.2%。其中由国家下达的南京市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共150个,占全省数量1/4。
南京结合各区滨江建设发展实际和管控要求,从紧政策,按照“一企一策”要求,150个项目明确拆除取缔项目87个,拆除率58%;类似奕淳船厂、蓝昇船舶等体量大、矛盾复杂的整治项目,全部拆除取缔。
同时,南京市坚持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把岸线清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线修复和打造提升。江宁区在长江岸线拆除整治的基础上,对19.08公里堤岸及新济洲5个洲岛水岸开展绿化造林、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作,总面积18400亩。雨花台区的三山矶段生态景观工程,拆除建筑近4万平方,对三山矶段3公里长江岸线“点、线、面”全方位提升。而雨花台区的江豚广场,早年间为经营食品油料的码头,后变为堆放杂物的仓库。如今合理利用原有建筑,打造出彩虹色江豚外观的展览馆等特此场馆,伸出江畔的原码头平台,也改建为“观豚景观长廊”。鼓楼区对12.14万平方米的江岸线大桥公园段,实施了绿道、桥涵、排水、亮化、景观绿化、智慧信息工程等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在栖霞区的幕燕滨江风貌区,通过对沿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彻底改变了幕燕滨江以往脏、乱、差的面貌。2020年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幕燕樱花观赏区建设。在企业众多的浦口区,累计完成拆除龙门吊、破碎机、盾构机等设备300余套,拆除建筑物13万平方米,清完成恢复生态岸线约11公里。江北新区的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上起南京长江三桥,下至浦仪公路桥,已经建成了“一堤一路,路堤合一,两台三带,七园九驿”的整体构架。
南京市江宁区长江岸线整治成效
栖霞区慕燕段治理成效
江北新区长江段
江宁区滨江公园段
除此之外,由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牵头,开展的沿江植树造林工作,对存量林地块,实施补植补造,重点提升森林质量;同时对滩涂类地块,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重点实施生态修复;另外对拆迁腾挪的地块,挖掘文化内涵,实施高品质造林;对闲置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临时绿化,提升绿量。在沿江1公里范围内,长江岸线绿化贯通率已达85%以上。2019-2020年两年完成沿江造林近1万亩,居全省第一。
在湿地修复方面,目前南京全市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数量达到9处,其中长江沿线有4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26个,其中沿江有12个,长江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在围绕沿江湿地公园开展的修复方面,南京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实施了兴隆洲、新济洲等江滩植被恢复,绿水湾、龙袍退渔还湿等湿地修复工程10余处,累计修复沿江湿地7600余亩。
对标高标准、新要求,南京坚持把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南京一直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必将在大江巨变中打造出长江保护的全新模式。
资料来源:南京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