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占全国GDP总量1/4的长三角,其41城2021年成绩单已全部出炉。
通过梳理发现,三省一市2021年GDP同比增速均超8%;41城中,共有18城进入全国城市GDP排名前50。同时,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今年也依然将制造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前十江苏占6个
41城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常州、徐州位列GDP前10,并且位居前8的城市已进入GDP万亿俱乐部,上海2021年GDP更是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前10名单中,江苏省有6座城市、浙江省有2座、安徽省的合肥上榜。此外,江苏的常州、徐州以及浙江的温州也距离万亿目标“一步之遥”,分别为8808亿、8817亿、7385亿元。
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2万亿元,增长8.1%。今年上海的预期目标则包括,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左右等。
第二名的苏州是可谓是“最强地级市”,去年GDP达到22718.3亿元,同比增长8.7%,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同时,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迈上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10.4%。
苏中城市南通也保持了2020年的成绩,第二年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数据显示,南通2021年GDP达11026.9亿元,增长8.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江苏全省0.8个、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8%、位列全省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0年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解决了南通此前“向南不通”的难题,让这个沪苏通铁路的北端起点加快了与上海的连接。
紧跟在万亿俱乐部后的常州,2021年GDP为8807.6亿元,增长9.1%,增速位居苏南第2。“按照目前的增长势头,2023年我们将昂首阔步迈入‘万亿俱乐部’。”在2月7日举行的“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
安徽省内的城市经济增速略显不均,只有合肥进入了万亿俱乐部,省内第二名的芜湖GDP为4302.6亿元。不过,安徽的芜湖、六安和池州的GDP增速分别为11.6%、11%、10.2%,排在41城前三。
以芜湖为例,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3%,分别比全省高7.6个和5.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等高新产品产量增幅超30%。
近日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中,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就规划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制造业增速亮眼
制造业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21年,上海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2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8%;浙江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12.9%;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8.8%左右。
今年,三省一市仍然都将制造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2022年,上海将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推动首台(套)设备、首版次软件等创新成果先试先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浙江提出,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省级整合存量资金99亿元、新增20亿元,集中力量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江苏今年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培育智能示范工厂、“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等,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安徽也表示,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按照“4116”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优势产业向万亿级迈进,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建立10户超千亿企业、60户超百亿企业目标培育库,“一企一策”开展选育。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研究课题组近日的成果显示,十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在部分领域的相对集聚度数值较为接近,其产业分工相似度较高;但总体而言,三省一市的产业分工侧重领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分工差异逐步优化。随着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产业链整体向高附加值攀升,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张宓之博士建议,长三角应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同时,加快推动一般制造业转移,形成长三角梯次有序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政策,推动各地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大格局。
各地也分别围绕制造业发布政策文件。
202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江苏常州2月7日召开的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强调要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奋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数据显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中,常州有189个;666个小类中,常州有598个。2021年,常州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1.68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
根据常州发布的《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到2025年,常州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